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

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

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B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第一次历史巨变是指辛亥革命,第二次历史巨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既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意在强调五四运动新旧交替的作用,即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其它选项均不能揭示材料的主旨,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121919年的八年里,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有600多家,新增资本大约13000 万元,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其内因主要是(    )

A. 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B.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C. 各种实业团体的广泛建立

D.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查看答案

每一行政区中的公民抽签选出30岁以上的公民50人,组成一个五百人的会议,掌管财政、军事、外交、民政大权。材料反映的这一改革(   

A.按照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以地区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

C.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           D.向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工资

 

查看答案

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 唐朝的门下省    B. 宋朝的枢密院

C. 明朝的内阁    D. 清朝的军机处

 

查看答案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塔哥拉

材料二、(中世纪)天主教神学把世俗的封建国家制度神圣化,它是当时唯一的意识形态,天主教会无孔不入地渗透在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每一个毛孔,钳制着人们的一切活动

——《历史必修III教是教学用书》岳麓书社2005年版93页

材料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台词:“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四、“……信徒的就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选集》

材料五、“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请结合上述材料,概述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简要历程。

 

查看答案

思想解放是指“思想观念冲破传统旧思想的禁锢和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陈旭麓《浮想录》

材料二:20世纪早期,一位知识分子在评价新文化运动时说:“近阅坊间之出版物,间有主张破除旧有伦教,毁裂吾国固有文学,以期改造一新社会者。……青年学子,根植薄弱,骤睹新奇之说,易启混淆之心,于操行学业前途极有关系。”

材料三现在,“四人帮”及其资产阶级帮派体系已被摧毁,但是,“四人帮”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还远没有完全粉碎。…社会主义对于我们来说,有许多地方还是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面对“诸事不如人”的困难,先进中国人在第二次反思前提出了哪些改革方案?

(2)结合材料分析该“知识分子”对此运动的态度及其所持理由。

(3)这里的“精神枷锁”指的是什么?为解决那些“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共产党人做出了哪些理论创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