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2~1919年的八年里,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有600多家,新增资本大约130...

19121919年的八年里,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有600多家,新增资本大约13000 万元,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其内因主要是(    )

A. 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B.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C. 各种实业团体的广泛建立

D.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1912~1919年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有600多家,新增资本大约13000 万元,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属于中国民族工业的春天,而中国民族工业春天出现的内因主要是“辛亥革命”的推动而不是其他的原因,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海 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各种实业团体的广泛建立属于中国民族工业的春天的具体表现而不是原因,“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是外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每一行政区中的公民抽签选出30岁以上的公民50人,组成一个五百人的会议,掌管财政、军事、外交、民政大权。材料反映的这一改革(   

A.按照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以地区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

C.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           D.向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工资

 

查看答案

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 唐朝的门下省    B. 宋朝的枢密院

C. 明朝的内阁    D. 清朝的军机处

 

查看答案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塔哥拉

材料二、(中世纪)天主教神学把世俗的封建国家制度神圣化,它是当时唯一的意识形态,天主教会无孔不入地渗透在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每一个毛孔,钳制着人们的一切活动

——《历史必修III教是教学用书》岳麓书社2005年版93页

材料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台词:“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四、“……信徒的就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选集》

材料五、“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请结合上述材料,概述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简要历程。

 

查看答案

思想解放是指“思想观念冲破传统旧思想的禁锢和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陈旭麓《浮想录》

材料二:20世纪早期,一位知识分子在评价新文化运动时说:“近阅坊间之出版物,间有主张破除旧有伦教,毁裂吾国固有文学,以期改造一新社会者。……青年学子,根植薄弱,骤睹新奇之说,易启混淆之心,于操行学业前途极有关系。”

材料三现在,“四人帮”及其资产阶级帮派体系已被摧毁,但是,“四人帮”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还远没有完全粉碎。…社会主义对于我们来说,有许多地方还是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面对“诸事不如人”的困难,先进中国人在第二次反思前提出了哪些改革方案?

(2)结合材料分析该“知识分子”对此运动的态度及其所持理由。

(3)这里的“精神枷锁”指的是什么?为解决那些“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共产党人做出了哪些理论创新?

 

查看答案

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探究各个时期受追捧的文学作品的人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材料一古希腊文学对人物形象的描述,从一开始的“斯芬克斯之谜”就站在一个很高的起点上,这一象征性的谜语在于向人们说明:认识你自己!……无论是对宙斯,还是对俄尔甫斯,或者是对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奥德修斯的赞美,都使读者能够从中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独立的具有超人才华的个体。

材料二从古罗马毁灭古希腊起直到后来的中世纪后期,在这一千多年中,随着古希腊文明的衰败,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也一直在走下坡路……在“人物性格的描述方面则缺乏个性和生气”,整个中世纪的宗教文学中几部有名的文学著作都给人以死气沉沉之感。影响很大的《上帝之城》、《忏悔录》以及后来流行几个世纪的《圣经传》都以传播宗教知识、宣扬上帝为己任。

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家们大胆地表现人性解放的主题,他们描写人的自信、乐观以及大无畏的冒险精神,人以巨人的形象第一次顶天立地地站在神的面前(《巨人传》),哈姆雷特表现了人格是最贵重的东西,爱可以征服一切,仁慈是人间的上帝(《哈姆雷特》)。

——以上材料摘编自《西方文学中人物形象嬗变的社会历史阐释》

材料四法国著名剧作家博马舍(1732-1799)的《费加罗的婚礼》塑造了经典形象一一费加罗。主人公费加罗为追求爱情自由质问伯爵:“就因为你是个大贵族,你便自以为是个大天才啦!……只凭着门第、钱财、高官、爵位,你便这般得意忘形!其实你何德何能,配有这么多的享受……至于我嘛,本是一个小小的老百姓,混在芸芸众生之中,然而,我为谋生自立施展的手段和显露的见识,比起统治西班牙一百年的还要多。”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文学人物的英雄形象所体现的思想。

(2)从材料二到材料三,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截然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不同的原因。

(3)作品中费加罗的对白体现了什么思想?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