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的精彩之处,不仅出现在稳定时期,更出现在新旧交替时期。阅读下面材料并结合所学...

历史的精彩之处,不仅出现在稳定时期,更出现在新旧交替时期。阅读下面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三(1840—1842年)这场现在看来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在当时大多数中国人的眼中与中国历史上的所有华夷之战无异。朝野上下“剿夷”“讨逆”一类的词语风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人在震惊与恐惧中认识到英夷的强大,照会中对英国的称呼也由夷转变为“贵国”。《天津条约》(1858年)明文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至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并由一个临时“专办外交及通商事件”机构逐渐扩展为“策富强总汇之地”。至此,“夷务”变为“洋务”,并成为大清国第一要务,“洋务”一词也取得正式的地位,泛指一切与西方各国打交道的事务。

——节选自马嘉利《变“夷”“洋”与“洋”之变》《华章》2012年第29期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三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发生的变化。

材料四关于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是确定中国近代史学科对象的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胡绳发表文章将其限定在1840—1919年之间。此后,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明确分界,分界线就是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但范文澜等学者提出,按照社会性质,中国近代史应该包含1840—1949年的整个时期。

——《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分期应以1949年为界》

(2)大陆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台湾史学界主张把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请阐述他们各自的理由,谈谈你对历史分期的认识。

 

(1)变化:对外国人从称呼“夷”到“洋”的变化,对外洋事物从称为“夷务”到“洋务”的变化。 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显示了西方工业文明的强大,中国人开始认识到自身的落后;中国人开始改变夜郎自大的观念,对西方国家的认识趋于理性。 评价:反映了中国人对西方的看法由蔑视转变到平等,体现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冲破传统思想的藩篱,推动了中西交往以及向西方学习的深入。 (2)大陆学者着眼于社会性质的变化,近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代是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台湾学者着眼于政治体制的改变,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认识:历史分期是通过划分历史时期研究史学的一种方法;旨在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或阶段之间的质的差别,从中发现其发展特点及规律;从不同角度或以不同标准可对历史进行不同的分期;科学地进行分期对于研究历史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解析】(1)题目要求“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去评析,要解答这一题需要先根据材料找出变化,再根据所学相关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再在上述时代背景之下进行评价。变化:由题干中的“剿夷”、“讨逆”到“贵国”可以得出变化之一是对外国人从称呼“夷”到“洋”的变化,由“夷务”变为“洋务”的变化可以得出是对外洋事物从称为“夷务”到“洋务”的变化。 原因:由材料可知上述变化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显示了西方工业文明的强大,中国人开始认识到自身的落后;中国人开始改变夜郎自大的观念,对西方国家的认识趋于理性。评价:从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时间的变化和中国人对外国人和外国事物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国人的进步,所以它反映了中国人对西方的看法由蔑视转变到平等,体现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冲破传统思想的藩篱,这对于中国来说是有积极作用的,这推动了中西交往以及向西方学习的深入。 (2)理由:需要根据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来分析。两个地方对近现代史的分期存在不同,是因为分期标准不同,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使得中国由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或者说社会主义社会,所以大陆学者着眼于社会性质的变化,近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代是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而辛亥革命之前中国是君主专制政体,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所以台湾学者着眼于政治体制的改变,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认识:可以从历史分期的含义、目的、标准和意义角度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具体来说,历史分期是通过划分历史时期研究史学的一种方法;旨在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或阶段之间的质的差别,从中发现其发展特点及规律;从不同角度或以不同标准可对历史进行不同的分期;科学地进行分期对于研究历史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幼童出洋肄业事宜折》规定:“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每遇房、虚、昴、星等日,正副委员传集各童,宣讲《圣谕广训》,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至囿于异学。”这反映出清朝幼童留学制度

A. 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    B. 中学为主要学习课程

C. 实行全面发展的方针    D. 旨在培养新时代公民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徐中约认为,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不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对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力图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这种见解

A. 抹杀了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反侵略求独立的反抗史

B. 否定了近代中国人民主动融人世界潮流的奋斗精神

C. 避免了仅仅使用“外因”来解释中国近代史的变迁

D. 批评了部分历史学家不顾事实崇洋媚外的治史态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有人认为:不变其习,不能变法,不变其法,不能变器……西艺非要,西政为要……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若守此不失,虽孔孟复生,岂有议变法之非者哉。据此判断他

A. 反对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B. 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D. 倡导革新政治,变法维新

 

查看答案

康有为曾说:拟请设立上下议院,无事讲求时务,有事集群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外省由督抚代奏。可行者,酌用;不可行者,量之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庶免泰西君民争权之弊。此推断其中的上下议院

A. 皇帝的随从顾问    B. 国家的权力中心

C. 朝廷的咨议机构    D. 政府的执行机构

 

查看答案

“—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利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刚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机,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就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该是(   )

A.鸦片战争中的新思想的代表

B.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

C.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

D.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知识分子代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