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国防科委主任张爱萍亲自挥笔命名为“银河”,并题诗一首:“亿万星辰汇银河,世人难知...

国防科委主任张爱萍亲自挥笔命名为“银河”,并题诗一首:“亿万星辰汇银河,世人难知有几多。神机妙算巧安排,笑向繁星任高歌。”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 中国航天科技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B. 中国航天人流下了许多辛勤的汗水

C. 中国每秒运算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问世

D. 21世纪初中国取得的这一科技成果令人倍受鼓舞

 

C 【解析】根据材料“银河”“神机妙算”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3年,我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达1亿次以上的计算机——“银河”在长沙研制成功,是我国目前运算速度最快、存贮容量最大、功能最强的电子计算机,故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电子计算机技术,与航天科技无关,排除AB。材料反应的是1983年,我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达1亿次以上的计算机,故D项错误,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新中国成立前夕到1957年春,海外归国的知识分子达3000人,约占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外留学生和学者总数的一半,他们中的许多人,如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邓稼先等,成为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归国潮”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B. 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

C. 新生政权的强大感召

D. 科研条件的显著改善

 

查看答案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中世纪时,欧洲书籍以手抄为主,文化教育长期被教会所垄断。中国的活字印刷术经伊朗传至欧洲,15世纪中期,德国的谷腾堡受此影响制造出印刷机。读书行为从上层社会扩展到下层百姓。路德的德语《新约》,两年中印行了14版。启蒙运动是以一系列资产阶级著作的传播为标志的,如法国伏尔泰的《牛顿哲学原理》、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卢梭的《民约论》等。

(2)依据材料,简述印刷术的传播对欧洲出版业及文化传播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问题现实思考,现实问题历史借鉴。

2018年中国第一批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公布,与张之洞相关的遗址有以下几处:

 

名称

始建时间

相关资料

大冶铁矿

1890年

张之洞创办,中国第一家用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

大冶铁路是第一条长江、铁路联运通道。

汉阳铁厂

1890年

张之洞创办,中国第一家用新式大型机械设备的钢铁煤联合企业。

汉口既济水电公司宗关水厂

1906年

张之洞批准筹建,其批文写道:“各国洋商恳请揽办,本部堂以事关中国主权,概行谢绝未允。……由官提倡,应即筹拨官款30万元作为股东……。其用人理财诸事,官不干涉,以清权限。”

 

 

(1)上述近代工业的创办与晚清哪些重大事件相关?依据表中相关资料,概括这些企业的特点。

 

查看答案

国家治理•民族觉醒•国际合作

材料一甘肃省放马滩出土了七幅战国时期的秦国地图,反映出统一的图例和基本的比例。其中,邽县行政区图是已知最早的行政图。湖南省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长沙国南部地形图》,描绘了长沙国南部的地理和政区状况。图中山脉坐落、山体轮廓和走向均用闭合曲线中填绘细平行线表示,是最早的科学的地貌表示方法。

1708—1718年,由康熙帝主持、来华传教士与清朝官员协作,采用西方三角测量法对清朝全境进行了大规模的经纬度测量,其范围南到海南岛,东北达黑龙江及朝鲜,东南到台湾,西至西藏和新疆,在此基础上绘制出完整的国家疆域政区地图——《皇舆全览图》。

(1)①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从战国至西汉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②分析康熙时期能够绘制出完整的国家疆域政区地图的条件。

材料二近代学者梁漱溟认为,受西方影响,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民族自救运动分为两个阶段,其区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此前目的在于建立一个“近代国家”;此后掉转头来打倒“帝国主义”。此外,中国的民族自救运动呈现明显被动的特点。

——摘编自罗志田《西方的分裂:国际风云与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的演变》

(2)你如何看待梁漱溟关于中国民族自救运动的观点?运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材料三20世纪中后期世界经济发展大事示意图

注:石油输出国组织包括沙特阿拉伯、尼日利亚、委内瑞拉等成员国,可可生产者联盟包括加纳、尼日利亚、巴西等主要可可生产国,这些组织的宗旨均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相关政策,维护各自和共同的利益。

(3)①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②概述发展中国家顺应此趋势的举措。

 

查看答案

下表为某国《20世纪20-40年代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所占比例表》(单位%)。它反映的史实可能是

年份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1928

39.5

60.5

1932

53.4

46.6

1937

57.8

42.2

1940

61.2

38.8

 

 

A. 日本——明治维新中推行殖产兴业

B. 苏联——国家工业化迅速推进

C. 德国——采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

D. 美国——罗斯福新政取得成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