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国家治理•民族觉醒•国际合作 材料一甘肃省放马滩出土了七幅战国时期的秦国地图,反...

国家治理•民族觉醒•国际合作

材料一甘肃省放马滩出土了七幅战国时期的秦国地图,反映出统一的图例和基本的比例。其中,邽县行政区图是已知最早的行政图。湖南省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长沙国南部地形图》,描绘了长沙国南部的地理和政区状况。图中山脉坐落、山体轮廓和走向均用闭合曲线中填绘细平行线表示,是最早的科学的地貌表示方法。

1708—1718年,由康熙帝主持、来华传教士与清朝官员协作,采用西方三角测量法对清朝全境进行了大规模的经纬度测量,其范围南到海南岛,东北达黑龙江及朝鲜,东南到台湾,西至西藏和新疆,在此基础上绘制出完整的国家疆域政区地图——《皇舆全览图》。

(1)①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从战国至西汉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②分析康熙时期能够绘制出完整的国家疆域政区地图的条件。

材料二近代学者梁漱溟认为,受西方影响,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民族自救运动分为两个阶段,其区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此前目的在于建立一个“近代国家”;此后掉转头来打倒“帝国主义”。此外,中国的民族自救运动呈现明显被动的特点。

——摘编自罗志田《西方的分裂:国际风云与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的演变》

(2)你如何看待梁漱溟关于中国民族自救运动的观点?运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材料三20世纪中后期世界经济发展大事示意图

注:石油输出国组织包括沙特阿拉伯、尼日利亚、委内瑞拉等成员国,可可生产者联盟包括加纳、尼日利亚、巴西等主要可可生产国,这些组织的宗旨均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相关政策,维护各自和共同的利益。

(3)①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②概述发展中国家顺应此趋势的举措。

 

(1)①演变: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地区设郡、县;秦统一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建构起完善的政区体系;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②条件:政治方面,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平定噶尔丹之乱、抗击沙俄国入侵; 技术方面,在中国古代先进制图技术的基础上,吸收近代西方技术。 (2)评分标准:论点明确、合理,论据充分,论述合理,论证逻辑 能够明确表述以一战为界,分为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结合具体史实进行论述,分析前后两阶段所受影响因素和各自的特色(斗争目标和手段);中国民族自救运动是否是被动地受西方影响;论据充分。 (3)①趋势:集团化出现并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 评价: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对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环境带来巨大挑战。 ②举措:发展中国家进行改革,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全球化的趋势;加强团结合作,组成或加入相关经济集团;努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解析】(1)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的演变。第一问,概述行政制度的演变,既要概括材料,也要结合所学。根据材料,战国时期的秦国地图中部县行政区图是最早的行政图,可知战国时期地方实行分封制,封国存在,同时局部地区出现了县制。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长沙国南部地形图》说明汉朝时期依然有封国存在。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趋于瓦解,郡县制开始出现。秦朝统一后,全国范围实行郡县制,汉初则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第二问,分析康熙绘制国家政区图的条件。根据材料,康熙时期,伴随看传教士来华等因素,西学东渐。地图绘制能够采用西方测量方法。再结合所学可知,康熙时期能够绘制完整疆域图,在于康熙时期国家统一,平三藩、收复台湾、征服噶尔丹、抗击沙俄。 (2)本题考查历史综合论述能力。历史观点要从两个角度辩证地来看,梁漱溟的观点有值得肯定的一面,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19世纪90 年代到20 世纪30年代的自救运动以一战为界分为两个阶段,战前不管是维新变法、辛亥革命还是辛亥革命后各派各势力追求民主共和,本质上都是在探索如何建立一个“近代国家”。一战后掉转头来打倒“帝国主义”,帝国主义进一步侵华,同时扶持中国封建军阀,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增加了“反帝”等内容,国民大革命中反帝反封建,尤其是30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侵华,更加剧了中国人民反帝热情。但梁漱溟的观点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不仅是被动的进行,中华民族自身的内驱力也是自救运动的重要因素,从维新到共和,中国人始终在不断地探求复兴之路。新文化运动后,以陈独秀为首的一批知识分子积极改造中国人的旧思想,新文化运动后期李大钊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在中国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无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此可知,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不仅是被动进行,也有自身的主动探索。 (3)本题考查对当代世界经济史的解释和对全球化知识的理解。第一问,评述二战后经济发展的趋势,要求学生既要叙述又要评价。第一步,叙述现象,根据布雷顿森林体系、世贸组织以及全球化相关知识,可知世界经济趋于全球化;根据欧共体和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贸区等,结合所学可知,世界经济朝着区域集团化发展;根据石油输出国组织、可可生产者同盟,还能反映出第三世界国家加强了相互之间的联合。第二步,评价现象,结合全球化相关知识,可以答出世界经济趋于体系化、制度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各国间的竞争,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第二问,概述发展中国家的举措。结合中国加入世贸的相关知识可知,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化进程,另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竞争力,并努力构建国际经济和政治新秩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为某国《20世纪20-40年代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所占比例表》(单位%)。它反映的史实可能是

年份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1928

39.5

60.5

1932

53.4

46.6

1937

57.8

42.2

1940

61.2

38.8

 

 

A. 日本——明治维新中推行殖产兴业

B. 苏联——国家工业化迅速推进

C. 德国——采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

D. 美国——罗斯福新政取得成效

 

查看答案

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为《共产党宣言》在各国的出版撰写了七篇序言,强调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以下史实符合此理念的是

①甘地倡导“非暴力不合作”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②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③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④毛泽东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为18世纪初国际贸易状况示意图。

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①欧洲同世界各地有直接的商业联系

②欧洲完成工业革命主要出口工业品

③通过丝银贸易,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④玉米等作物通过不同路径传入亚洲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12世纪时罗马法出现于意大利和欧洲中部一些自治市的法典中,以解决自身的法律缺陷,罗马法的程序规则被整理并引入法庭中。这些现象出现源于罗马法

A. 是成文法,有利于按律判决和量刑

B. 发展过程始终伴随罗马国家的兴衰

C. 保护私有财产和奴隶主的既得利益

D. 体系完备、程序严谨有一定普适性

 

查看答案

历史上许多学者对于“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等哲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回答。下列主张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③“人是自由的动物”

④“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A. ①②④③

B. ①③②④

C. ③①②④

D. ③④②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