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

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 传播天主教的需要

B. 拓展世界市场的需要

C. 建立殖民体系的需要

D. 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B 【解析】根据材料,传教士言论是在19世纪3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反映西方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要求,故B项正确;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排除;CD项的史实都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要求,与材料无关,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张跃发的《近代文明史》记载,英国棉布的价格指数:1780年为1001812—1815年为321860年为13。导致英国这一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圈地运动促进了毛纺织业发展,毛织品代替了棉制品

B. 英国棉织业率先采用机器和工厂制,提高了棉布产量

C. 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两极分化,工人阶级购买力降低

D. 工业革命提高社会整体生活水平,棉布成为低档商品

 

查看答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引起人类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下面的表述正确的是

A.火车完全取代人力、畜力交通工具

B.蒸汽动力开始应用于海上和陆地的交通,从而大大提高了运输能力

C.蒸汽动力开始应用于空中交通,人类交通开始由平面转变立体

D.汽车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家庭交通工具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期,欧洲列强加紧对外扩张,其中,英国在世界各地抢夺原料产地和拓展商品市场,但同一时期的俄国却向周边地区大规模扩张领土。导致扩张方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

A.政治制度的差异   B.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地域环境的差异   D.国家实力的差异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汉景帝以前,各级官吏多数按军功爵位高低选拔,亦有部分选自侍卫宫苑和随从皇帝的小官。汉武帝时,原来的选官办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于是下令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各级官吏荐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通过考核,择优录用。尔后,又采用不受资产多少限制,依照人口数量,按比例进行选举的办法。对那些确有才干而不肯出来作官的人,通过“征召”的方式,由汉武帝亲自召见,确实有真才实学的,即授给官职。同时,还利用上书言事的形式选官。天下官吏百姓都可上书,只要对国家发展有建树的,就视其所长,授予职位。史称:“式拔于刍牧,弘羊擢于贾坚,卫青奋于奴仆,日磾出于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已。汉之得人,于兹为盛。”

董仲舒进言在长安开设太学,挑选“英俊”子弟入学读书,研读儒家经典,得到汉武帝的采纳。公元前136年,设《诗经》《尚书》《易经》《礼经》《春秋》五经博士,专门传授经学。公元前124年,又为博士官置弟子50人,每年考试一次,学业优异的补为郎中、文学、掌故等官。从此,攻读五经成为进入仕途的必由之路,以致在当时的朝廷官吏中“多文学之士”。

——摘编自徐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革新与变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选官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选官制度改革的影响。

 

查看答案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明治维新是日本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起点和基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72年1月,明治政府完成了重新划分行政区的工作,在全国设置了3府72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各地长官。新政府于同年9月又进行了新的官制改革,天皇亲临正院“总理万机”,各省长官直接对天皇负责。1889年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天皇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也必须依宪法各条之规定行使自己拥有的统治权。

——摘编自伊文成、马家骏主编《明治维新史》

材料二鹿鸣馆现象引发的西化主义泛滥达到了文明开化的顶点。以伊藤博文为首的日本政要狂热地为西化造势,在鹿鸣馆西化的示范下,无论贫富皆以西洋为高尚,甚而主张人种改良。总之,是言必谈西洋,西洋人不穿和服,所以要穿西服。甚至竟然出现文盲海员在东京大学执教的奇闻。文明开化基本限于东京等大城市,而在农村,一眼望去仍然是江户时代的风景。

——摘编自赵德宇《B本近现代文化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政府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措施。

(2)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文明开化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明治维新的经验教训中得到的改革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