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历史学者曾以忧时伤世的感情袒露自己在抗战孤岛——香港,读宋人著作的心灵感受,对...

有历史学者曾以忧时伤世的感情袒露自己在抗战孤岛——香港,读宋人著作的心灵感受,对两宋交替之际“汴京围困屈降诸卷,所述人事利害之回环,国论是非之纷错,殆极世态诡变之至奇。……乃取当日身历目睹之事,以相印证,则忽豁然心通意会。”这说明。

A. 问题意识有助于廓清扑朔迷离的历史与现实是非

B. 家国情怀往往影响对历史与现实相关事件的理解

C. 历史学家的历史观往往贯穿于对现实的把握与选择

D. 历史学者需坚守自己的专业范围不为现实利害所扰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据材料提到,抗战孤岛——香港,读宋人著作的心灵感受,对两宋交替之际“汴京围困屈降诸卷,……乃取当日身历目睹之事,以相印证,则忽豁然心通意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和两宋交替性质不同,该学者的思想说明家国情怀往往影响对历史与现实相关事件的理解,故B正确。该学者的思想没有廓清扑朔迷离的历史与现实是非,故A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历史学家的历史观往往贯穿于对现实的把握与选择,故C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历史学者需坚守自己的专业范围不为现实利害所扰,故D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共产党领导的部队不偷农民的庄稼,帮助农民秋收,他们不再讲没收土地,大规模的土地重新分配工作基本完成,取而代之的是按等交租,而且共产党也不再强调阶级斗争。中共的这一政策措施

A. 为团结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B.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C. 宣告阶级斗争已经取得胜利

D. 不利于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团结

 

查看答案

1937年12月17日,蒋介石在《我军退出南京告国民书》中说:“敌如欲尽占我四千万方里之土地,宰割我四万万之人民,所需兵力,当为几何?敌之武力,终有穷时。”这表明蒋介石

A. 揭露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

B. 意在为南京沦陷寻找借口

C. 对中日国情已经有所认识

D. 正确分析了中日双方形势

 

查看答案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 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 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D. 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查看答案

1911年11月7日,《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给伦敦的报馆的信中说:“江汉关税务司苏古敦干得尤为出色。……海关的旗子是唯一在革命地区飘扬的中国旗。”这说明

A. 江汉海关被革命政权控制

B. 英国抵制中国的辛亥革命

C. 革命党人对英国实行了妥协政策

D. 清政府得到了列强的支持

 

查看答案

甲午战后有人认为:“欲图自强,莫亟于广兴学校,而学校中本原之本原,尤莫亟于创兴女学”。1898年维新志士创办经正女学,以期“相夫教子、宜家善种、兴国智民。”这表明女学兴办

A. 是民族救亡途径之一    B. 开启了教育近代化进程

C. 服务于维新变法运动    D. 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