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甲午战后有人认为:“欲图自强,莫亟于广兴学校,而学校中本原之本原,尤莫亟于创兴女...

甲午战后有人认为:“欲图自强,莫亟于广兴学校,而学校中本原之本原,尤莫亟于创兴女学”。1898年维新志士创办经正女学,以期“相夫教子、宜家善种、兴国智民。”这表明女学兴办

A. 是民族救亡途径之一    B. 开启了教育近代化进程

C. 服务于维新变法运动    D. 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甲午战后兴办女学,提倡女子教育,将其视为社会改良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学习西方女学教育,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故A项正确;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了新式学堂,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端,排除B;创办女学是“相夫教子、宜家善种、兴国智民。”,没有体现为维新变法运动服务,排除C;提倡女子教育不等同于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排除D。所以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黄苇在《上海开埠初期对外贸易研究》中说,在贸易中心上海,“1846年的(中国)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了13%,1847年又继续减少了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了20.1%.以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

B. 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 西方输华的产品不够丰富

D. 中国商品具有核心竞争力

 

查看答案

天津开埠后,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农民开始在农闲时结伙赴陕甘蒙等地贩运皮毛,冬去春回。到20世纪初,收购的皮毛除大量转运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皮在顺德加工成皮袄、皮褥等向国内销售。在皮毛运销和加工业带动下,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 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

B. 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

C. 外国资本主义全面冲击中国传统经济

D. 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查看答案

“冲击——反应”棋式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下列史实对应关系最符合“冲击——反应’模式的是

A.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 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C. 八国联军侵华——五四运动    D. 第二次鸦片战争——义和团

 

查看答案

某班黑板报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俄历1917年11月,列宁领导工人和革命士兵,在俄国首都彼得格勒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文中史实错误的有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查看答案

光绪皇帝的外语老师张德彝,是目击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的中国人。他在《随使法国记》中记述道:“夫乡勇乏叛,由于德法已和;盖和局既成,勇必遣撤。撤而穷无所归,衣食何赖?因之铤而走险,弄兵潢池(指微不足道的造反)。”该史料

A. 是研究巴黎公社的第一手史料,观点正确可信

B. 有助于国人第一时间了解巴黎公社,促进中法交流

C. 从中国立场和角度,吸取巴黎公社革命的教训

D. 受囿于目击者的身份,未能理解巴黎公社的革命性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