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两幅图是毕加索的名画。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两幅图是毕加索的名画。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两幅作品的创作背景,分别指出它们所反映的主题思想。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但天下井不太平。你认为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背景: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人们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感到失望、迷茫;反对战争、追求和平成为一股社会思潮。 主题思想:《格尔尼卡》控诉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暴行;《和平鸽》反映了人们追求和平的强烈愿望。 (2)因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恐怖主义;领土、资源纠纷;宗教、民族矛盾等。 【解析】(1)根据材料《格尔尼卡》和《和平鸽》两幅图画属于现代派美术,关于现代派美术产生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人们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感到失望、迷茫;反对战争、追求和平成为一股社会思潮等方面思考作答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控诉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暴行方面回答《格尔尼卡》的主题思想;可从反映了人们追求和平的强烈愿望方面回答《和平鸽》的主题思想。 (2)关于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恐怖主义;领土、资源纠纷;宗教、民族矛盾等方面思考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材料二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

(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

(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业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为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材料二戊戌政变大事记

1898年9月18日(农历八月初三),御史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称“凤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深夜密访袁世凯,希望他起兵勤王,逼慈禧彻底变权。

9月19日(农历八月初四),慈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

9月20日(农历八月初五),光绪帝先召见袁世凯(袁于当晚回到天津);后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9月21日(农历八月初六),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当晚,袁世凯从杨崇伊处获悉太后重新训政。为保全自己,和盘托出维新派的密谋,致使事态扩大,导致后来大批维新派被捕。被革、被连和六君子被杀。

——据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整理

(1)材料一是基于怎样的史观对戊戌变法进行评价的?从这一视角来讲,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戊戌政变发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的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会在哪个国家兴起呢?大战全面爆发前欧河在科技发展的许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大战的爆发及其结果却使美国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本土远离战场,未受战火波及,经济反而获得了迅猛发展……同英法苏相比,美国有和平稳定的国内环境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同德国相比,美国还有吸引科学家的民主制度,这使美国比任何国家有条件发展科学……还应指出美国的人力(科技人员)条件……大战爆发后,英国的科技人才通过政府派遣和自愿前往的方式流向美国,同美国科学家并肩合作,共同为反法西斯战争贡献聪明才智。德奥意等国的科学家则国不堪思受法西斯的种族歧视或思想禁铜而前往美国。结果形成了世界科技重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的趋势...来到美国的科学家们出于反法西斯的正义感,都为战胜法西新和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一定意义上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如一对孪生姊妹。

材料二中国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其代价惨重。世界历史不幸告诉我们,现代化本身具有一种侵略能力。现代化一旦在某一国家或者地区出现,其他国家或地区为了生存和自保。就必然采用现代化之道。因为现代化作为一种理性化和效率化的过程,能够更有效地动员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力物力。针对这一侵略力量能做的最有效的自卫,则是以其矛攻其盾。任何想要自立的民族,只有迎头赶上。在现实版本中,这一现代化很大程度上被缩减为工业化,进而再被简化为诸经济要素的重组,社会和政治变革也经常服务于这一经济目的。纵使今天的世界已全然不同,但这一得自历史的记忆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被忽略。它仍在深层推动着中国人的集体行为,尤其是在其精英阶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战后世界科研的重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现代化本身具有一种侵略能力”,请结合近代中国的历史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

英文的“Communication”有多重译义,一般包括“传播和传达”“交通”和“交流”。有人说,从互联网迄今的发展过程看,网络就是传媒(Communication)。对互联网的这一理解旨在强调互联网

A.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B. 最大的成功在于技术的不断更新

C. 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

D. 作为人类交往方式而存在与发展

 

查看答案

一位法国物理学家曾经这样评价爱因斯坦:“在我们这一时代的物理学家中,爱因斯坦将位于最前列。他现在是、将来也还是人类宇宙中最有光学辉的巨星之一……按照我的看法,他也许比牛顿更伟大”以下对“他也许比牛顿更伟大”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

B.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力学体系

C. 爱因斯坦找到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规律

D. 爱因斯坦比牛顿更受人们尊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