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14年9月,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宣布一个计划,将把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翻译成现...

2014年9月,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宣布一个计划,将把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翻译成现代标准汉语出版发行。我们通过这些作品可以得出莎士比亚

A.促成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B.设计了三权分立的社会制度

C.冲击了宗教神学对人性的束缚

D.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莎士比亚的作品带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肯定人,否定神,即冲击了宗教神学对人性的束缚,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莎士比亚和文艺复兴有关而和宗教改革无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三权分立的社会制度是孟德斯鸠的而非莎士比亚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的是达尔文而非莎士比亚,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希腊诗人西莫尼德写道:“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观点与该句最为契合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社会秩序建立在约定上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查看答案

1946年,中国高等院校中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数的18.9%,到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1947年,政法科在校生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到了195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20世纪80、90年代,工科院校在大学体系中的地位尤为突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才的培养有其时代特点

B.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即将展开

C.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成果

D.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查看答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从争论内容上看,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和学术研究,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查看答案

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飞速发展。“蛟龙”下海,“神十”飞天,“天河二号”计算机超级神速。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优秀科学家的努力

B.借鉴了外国先进科技成果

C.全国人民的支持

D.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科技体制的创新与完善

 

查看答案

2014年9月18日,中国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中国核学会在北京举行纪念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0周年座谈会。会上回顾了世界上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时间。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爆炸,苏联用了4年,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而中国只用了两年零8个月。这主要表明

A.新中国的核技术正赶超世界

B.第三次科技革命威胁着世界安全

C.原子能的研究遍及世界各国

D.新中国已开始成为世界科技大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