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从争论内...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从争论内容上看,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和学术研究,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时侧重于不同的政治主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侧重于学术研究和科学研究,二者的领域不同,选D是符合题意的。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百家争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飞速发展。“蛟龙”下海,“神十”飞天,“天河二号”计算机超级神速。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优秀科学家的努力

B.借鉴了外国先进科技成果

C.全国人民的支持

D.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科技体制的创新与完善

 

查看答案

2014年9月18日,中国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中国核学会在北京举行纪念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0周年座谈会。会上回顾了世界上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时间。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爆炸,苏联用了4年,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而中国只用了两年零8个月。这主要表明

A.新中国的核技术正赶超世界

B.第三次科技革命威胁着世界安全

C.原子能的研究遍及世界各国

D.新中国已开始成为世界科技大国

 

查看答案

从“中体西用”到“托古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民主科学”,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中学地位逐渐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A.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C.列强的侵略和西学的涌入

D.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

 

查看答案

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是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此番话表明孙中山

A.认识到了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B.正式提出了新三民主义

C.发展了“民族主义”的内涵

D.着手进行国共合作

 

查看答案

1902一1904年中国翻译外国论著533种,其中英文书89种,德文书24种,法文书17种,日文书321种。据此推论较为合理的是

A.思想界存在全盘西化的倾向

B.中国人开始自办近代报刊

C.南京临时政府保障出版自由

D.日本是西学东渐的主要桥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