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015年12月第六届中非合作论坛在南非召开,中非合作进入了更深的层次。下图为非...

2015年12月第六届中非合作论坛在南非召开,中非合作进入了更深的层次。下图为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局部图,图中深色部分为雨林,浅色部分为草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图中区域

A. 西部高温多雨    B. 西部高温少雨

C. 东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 东部盛行西北风

2.我国某农业集团利用自己丰富的农业经验欲往该地投资种植粮食,最适合的作物是

A. 水稻    B. 甘蔗    C. 棉花    D. 小麦

 

1. A 2. A 【解析】 试题 1. 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11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秘鲁首都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习主席从“喜欢吃来自拉美地区的地瓜土豆”说起,借喻中国的发展要扎根亚太。马铃薯原产于秘鲁南部地区,现在世界广泛种植。其生长周期约为3~4个月,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下图为秘鲁地形图及年降水量分布图。

(1)利马APEC峰会期间多云雾天气,试解释原因。

(2)分析秘鲁地形和降水对该国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

(3)说明秘鲁南部盛产马铃薯的优势气候条件。

(4)你是否赞同在秘鲁南部进一步开垦耕地、扩大马铃薯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桑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生长周期短。桑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以桑叶为食。“东桑西移”是国家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将桑蚕产业重心向中西部转移,下图所示区域是传统桑蚕主产区浙江、江苏、广东的桑蚕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之一。河池市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把桑蚕业培育发展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了河池市桑蚕产业循环经济生产基地(生产模式如图乙),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业产业化之路。

(1)描述甲地区的地形特点。

(2)分析河池市发展桑蚕产业循环经济的优越性。

(3)简述浙江、江苏两省桑蚕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原因。

(4)图示区域发展桑蚕业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说明理由。

(5)为河池地区循环经济生产基地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意见。

 

查看答案

江南丘陵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图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例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县农村这种生活用能构成状况可能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是( )

A. 土地盐碱化    B. 水土流失

C. 酸雨危害    D. 大气污染

2.关于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利用方式多样化,科学合理

B. 主要用于还田,提高土壤肥力

C. 直接作为生活燃料,燃烧效率高

D. 利用不充分,浪费严重

 

查看答案

科尔沁地区位于内蒙古东部的西辽河中下游的通辽市附近,历史上曾经为水草丰美的疏林草原景观,但现在已是中国最大的沙地。下图为科尔沁沙地重心变迁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A. 过度樵采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    B. 过度垦殖导致沙地向草原腹地推进

C. 严重超载放牧导致草场退化    D. 水资源利用不当,浪费严重

2.科尔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是

A. 扩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 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 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建设商品粮基地    D. 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查看答案

皖电东送工程,西起安徽淮南,经皖南、浙北到达上海,全长656千米。选用淮南丰富的煤炭资源,加强煤电基地建设,变输煤为输电,使淮南成为华东地区能源基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皖电东送”工程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科技因素    B. 自然因素    C. 经济因素    D. 政策因素

2.下列有关“皖电东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有利于淮南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变输煤为输电

B. 缩小东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有利于中部地区的环境保护

C. 利于缓解上海等东部地区能源紧张局面,减轻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D. 加快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促进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