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沿海滩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属于土地,又是海域的组成部分。滩...

沿海滩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属于土地,又是海域的组成部分。滩涂是中国最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具有面积大、分布集中、区位条件好、农牧渔业综合开发潜力大的特点。如图示意江苏沿海局部由于海岸线向海洋推进而引起的滩涂面积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滩涂面积不断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

A. 气候变暖,地壳抬升    B. 泥沙淤积,海水顶托

C. 河流改道,波浪侵蚀    D. 围海垦殖,地壳下沉

2.由滩涂改造成的耕地,土地质量一般不高,主要原因是(  )

A. 使用频率较高    B. 海水污染严重

C. 有机质含量少    D. 盐碱化程度高

3.盐城滨海原生湿地,从海边向陆地方向依次出现了光滩、米草滩、碱蓬滩、獐茅草滩和芦苇滩景观其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 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 地方性分异规律    D. 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1. B 2. D 3. C 【解析】 1.沿海滩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图示区域由于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滩涂面积不断变窄,主要是泥沙淤积,海水顶托,B对。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面上升,A错。河流改道,波浪侵蚀海岸线向陆地推进,C错。地壳下沉海岸线向陆地推进,D错。 2.土地质量实质上是土地生产力高低的差异。由滩涂改造成的耕地,土地质量一般不高,主要原因是土壤盐分含量高,盐碱化程度高,不适宜作物生长,D对。土地质量低,导致使用频率较低,A错。滩涂含盐量高,海水污染严重、有机质含量少,不是主要原因,B、C错。 3.盐城滨海原生湿地,从海边向陆地方向依次出现了光滩、米草滩、碱蓬滩、獐茅草滩和芦苇滩景观,属于局地小范围特征,其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地方性分异规律,C对。不能体现热量、水分等因素影响,A、B、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台湾岛上森林资源丰富,其中樟树是特色树种,其叶片具有革质特征。樟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宜生长在年均温16 ℃以上、1月平均气温在5 ℃以上的地区,其抗寒能力不强。下图为台湾岛植被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台湾岛森林分布特征的主要成因是(  )

A. 受海洋影响显著    B. 南北纬度跨度大

C. 受林业发展区划影响显著    D. 受地形影响显著

2.在台湾岛东部地区,樟树不适宜生长的海拔是(  )

A. 0~200米    B. 200~400米

C. 400~1 800米    D. 2 000~3 500米

3.樟树叶片具有革质特征,该特征有利于(  )

A. 减少水分蒸腾    B. 抗寒

C. 减轻病虫危害    D. 增强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峰及附近地区东南坡和西北坡(同一海拔左侧柱状图为西北坡,右侧为东南坡)海拔1 200米以上三种主要乔木胸高断面积(树木距1.3 m的位置的断面的面积)之和所占比例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该山年均降水量为2 368 mm,同一海拔东南坡比西北坡降水多100 mm左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峰最可能位于(  )

A. 太行山    B. 秦岭

C. 武夷山    D. 大别山

2.海拔1 600~2 000 m西北坡和东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热量    B. 降水

C. 土壤水分    D. 地势起伏

3.下列坡向和海拔的组合,乔木物种最丰富的最可能是(  )

A. 东南坡海拔1 400米处    B. 西北坡海拔1 600米处

C. 西北坡海拔1 200米处    D. 东南坡海拔1 900米处

 

查看答案

(题文)读“高层建筑与土地利用关系图”,试用地租理论解释城市商业中心等级体系的分布。

(1)根据地租理论和城市的功能分区,图中高层建筑附近属于城市的________区(功能区)。该功能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图中反映出的建筑高度与土地利用的规律是什么?

(3)图中显示出一些零售业,即小区级商业中心和邻里购物中心位于远离中心区的住宅区底层,其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地租最高地的判断依据。

(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简析理由。

(3)下表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搜集的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试分析该城市水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据图和表,完成下列问题。

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市)流动的地区构成表(单位(%)

(1)结合图表,简述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流向特征并指出迁入地北京市的人口增长模式。

(2)结合表,说出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市)流动的空间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简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迁入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