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016年7月7日10时,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信,息:超强台风“尼伯特”今天夜间起...

20167710时,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信,息:超强台风尼伯特今天夜间起将影响我国东部海域,预计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台湾以东洋面将出现913米的狂涛区,钓鱼岛附近海域将出现35米的大浪到巨浪区,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将出现2.53.5米的大浪区,浙江南部、福建北部沿岸海域也将出现1.52.5米的中浪到大浪。回答下列问题。

1.

A. 近地而气压值的高低    B. 下垫面摩擦力的大小

C. 水平气压梯度的大小    D. 海域深浅与而面积大小

2.

A. 地理信息系统    B. 卫星遥感    C. 全球定位系统    D. 雷达预警

 

1.C 2.A 【解析】试题分析: 1. 2. 考点: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 地理信息技术在台风防治方面的应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 、f、h线为等高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人类活动

2.若此时A地多云,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A. 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B. 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C. 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D. 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3.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A. a线气压值低于c线    B. 从②引水灌溉更便利

C. d线气温值高于e线    D. 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

 

查看答案

阅读索契、长春位置图及两地气候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两地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地理位置相同   B.两地白昼时间相近

C.两地水热条件相似   D.两地自然带相同

2.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地面状况    C.大气环流    D.洋流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月3日~7日四种天气系统经过不同地区时气压变化过程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天气系统过境时,可能会出现阴雨天气的曲线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天气系统过境时会带来大风、雨雪天气

B. ②天气系统垂直方向上的气流以上升为主

C. ③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D. ④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晴朗

 

查看答案

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年2月18日,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运营权移交给中国公司,瓜达尔港邻近霍尔木兹海峡。中国与巴基斯坦合作计划修建瓜达尔港-喀什的铁路,读巴基斯坦(左图)。

材料二:观测发现,印度河平原地下水位上升,土壤肥力有所下降。为保证农业生产,巴基斯坦和印度分别在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实施了规模宏大的以打井、挖渠为主的水利工程(右图)

材料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置图(左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资源分布图(右图

 

(1)据材料一分析中巴铁路建设和运营面临的困难。

(2)据材料一、二比较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水利工程作用的异同。

(3)据材料三描述新疆的地理位置特征,并评价其意义。

(4)若修建中巴(喀什—瓜达尔港)铁路 ,中巴铁路修建完成,你是否同意在喀什大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及拉美甲国的马铃薯产区分布图

 

材料二  马铃薯(俗名土豆),口感较好,营养丰富、均衡。适应性强,喜凉,需水量不大,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高山区。我国很多地区气候干旱,土地贫瘠,这些地方的经济往往欠发达,当地农民多年来都以种植马铃薯为生,但马铃薯的产业链较短,且新鲜马铃薯不易保存,滞销现象严重。下图为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分布图。

            

 

材料三  2015年1月6日,中国农业部发布消息称,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提出“推动马铃薯逐渐成为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作物”。马铃薯主粮化就是将马铃薯加工成适合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实现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的转变,使其逐渐成为第四大主粮。

材料四  马铃薯单产数据,单位:千克/公顷 (见下表)

 

中国

甲国

世界平均

单产

27 000

57 000

45 000

 

(1) 据材料一简述图示两区域发展马铃薯种植的相同自然条件。

(2) 试分析我国推行马铃薯主粮化的原因。

(3) 结合材料及所学,推断我国马铃薯主粮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4)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图中我国四个区域中哪个区域为推广种植马铃薯的最佳区域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