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及拉美甲国的马铃薯...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及拉美甲国的马铃薯产区分布图

 

材料二  马铃薯(俗名土豆),口感较好,营养丰富、均衡。适应性强,喜凉,需水量不大,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高山区。我国很多地区气候干旱,土地贫瘠,这些地方的经济往往欠发达,当地农民多年来都以种植马铃薯为生,但马铃薯的产业链较短,且新鲜马铃薯不易保存,滞销现象严重。下图为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分布图。

            

 

材料三  2015年1月6日,中国农业部发布消息称,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提出“推动马铃薯逐渐成为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作物”。马铃薯主粮化就是将马铃薯加工成适合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实现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的转变,使其逐渐成为第四大主粮。

材料四  马铃薯单产数据,单位:千克/公顷 (见下表)

 

中国

甲国

世界平均

单产

27 000

57 000

45 000

 

(1) 据材料一简述图示两区域发展马铃薯种植的相同自然条件。

(2) 试分析我国推行马铃薯主粮化的原因。

(3) 结合材料及所学,推断我国马铃薯主粮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4)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图中我国四个区域中哪个区域为推广种植马铃薯的最佳区域并说明理由。

 

(1)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安第斯山高山区海拔高,气温较低;都位于河流附近,地形平坦;都位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区。 (2)马铃薯对环境的适应性强,种植面积广大且不与其他作物争地;马铃薯口感好,营养均衡,可加工为主粮;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快,粮食需求量大;马铃薯产量高,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马铃薯加工可延长产业链,提升经济效益;可增加就业机会 (3)我国以季风气候为主,旱涝灾害频繁,影响种植;我国科技水平低,单产低;冷藏和保鲜技术较落后,新鲜马铃薯易腐烂变质;中国长期以水稻、小麦为主食,人们的饮食习惯难于改变(或答制作成馒头、面条等面食,与南方地区固有的饮食习惯有冲突,在南方地区市场较小) (4)区域3 理由主要有:该地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大;是我国传统的马铃薯优势产区,当地农民种植马铃薯经验丰富;饮食习惯以面食为主,市场广阔。 【解析】 试题分析: (1)主要是对图进行认真观察,再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条件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共同之处。可以得出相同的自然条件:都位于河流附近,地形平坦;都位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区。 (2)主要从马铃薯生长习性、特点和我国粮食需求量方面回答。马铃薯对环境的适应性强,种植面积广大且不与其他作物争地;马铃薯口感好,营养均衡,可加工为主粮;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快,粮食需求量大;马铃薯产量高,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马铃薯加工可延长产业链,提升经济效益;可增加就业机会。 (3)我国以季风气候为主,旱涝灾害频繁,影响种植;我国科技水平低,单产低;冷藏和保鲜技术较落后,新鲜马铃薯易腐烂变质;中国长期以水稻、小麦为主食,人们的饮食习惯难于改变(或答制作成馒头、面条等面食,与南方地区固有的饮食习惯有冲突,在南方地区市场较小) (4)主要联系各个区域生产和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回答。理由主要有:该地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大;是我国传统的马铃薯优势产区,当地农民种植马铃薯经验丰富;饮食习惯以面食为主,市场广阔。 考点:农业生产影响因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据2014年10月16日DigitalGlobe发布的卫星照片计算,我国三沙市永兴岛主岛的面积在迅速扩大,已经达到了0.96平方公里。意味着永兴礁升为永兴岛,成为南沙第一大岛。该岛在未来填海工程完工后,面积极有可能至少增加1倍,跑道、机场、道路等一系列基础设施也将随之跟进,将强化我国在南海的政治、军事、经济力量。图12为南海区域图。

材料二:海水透明度和水色是海水之美的两个基本要素。透明度表示的是海水的能见程度,数值越大,透明度越高。水色指的是海水的颜色,随阳光入射角的变化,水色发生变换。中国最美的海在南海,春季是南海海水最美的季节。图13是南海8月份海水多年平均透明度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我国捍卫南海主权的地理理由。

(2)分析南沙群岛附近海域海水透明度高的原因。

(3)推测南沙群岛附近海域水色最好的季节,并指出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

“黑灯工厂”就是工厂可以关着灯,照样在生产。从原材料进去,中间的制造过程,检测、包装,最后成品,完全是无人化。“黑灯工厂”最适宜用于(   )

A.技术指向型工业      B.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      D.市场指向型工业

 

查看答案

扬沙是春季时我国北方地区风力将地面沙子或尘土卷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10千米的极端天气事件。读2011年4月28日至30日我国北方某次扬沙天气过程温度(℃)、能见度(km)和风速(m/s)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

A.能见度  温度  风速

B.温度  风速  能见度

C.温度  能见度  风速

D.能见度  风速  温度

2.属于扬沙天气的时段是(   )

A.28日20:00至29日14:00      B.28日20:00至30日14:00

C.29日8:00至29日20:00       D.29日14:00至30日8:00

 

查看答案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中国与沿线各国大力推进贸易、旅游、投资、交通、能源资源、金融以及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合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下图为“一带一路”路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海上丝绸之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季是A海域周边地区旅游旺季

B.D到A航线(向欧洲航行)的轮船在冬季一直顺风顺水

C.在B海域航行的轮船吃水深度比其他海域深

D.D海峡冬季洋流自东南流向西北

2.比较地跨亚欧大陆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各自的优势,正确的是(   )

海上丝绸之路安全性好,且专业化水平更高

②海上丝绸之路可借助夏、冬季风,有利于航行,海路更具方便性

③海路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

④陆上丝绸之路速度慢,连续性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有关图中‘孟中缅印”经济走廊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四国均是人口过亿的大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相同

B.中缅两国在水能、旅游领域有广泛的合作前景

C.印度可以为孟加拉国提供石油、天然气资源

D.在未来承接发达国家新一轮产业转移过程中三国各领域优势略逊色于中国

 

查看答案

图为某山地资料图(局部),读图完成下列问

 

1.北坡为(   

A.阳坡、背风坡     B.阳坡、迎风坡 C.阴坡、背风坡     D.阴坡、迎风坡

2.关于该山地说法正确的是(  

A.该山地可能为泰山    

B.该山麓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C.该山地可能有永久冰川  

D.该山同一自然带南坡高于北坡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山地自然带呈现的变化最有可能的是 (   )

A.垂直带谱更加复杂              B.垂直带谱变得简单

C.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高度增加    D.雪线分布的海拔高度降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