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枸杞甜 吴建 小时候,我家住在小河边。河岸上,除了生长着高大挺拔的杂树,还有大片...

枸杞甜

吴建

小时候,我家住在小河边。河岸上,除了生长着高大挺拔的杂树,还有大片大片的灌木。灌木丛中,夹杂着枝条纤细的枸杞树。

每年仲春,枸杞的枝条抽出嫩嫩的叶片。叶片渐渐长大,整个枸杞树枝繁叶茂。待到淡紫色的花瓣缀在绿叶丛中,绿气就镀上了紫光,更显得生机勃勃。初秋,叶片凋落,状如纺锤状的红色果实布满枝条,晶莹闪亮,宛如一颗颗红宝石。我们一放学,就跑到河边采枸杞子。采时不能太用力,枸杞子皮薄易破,捏破的果子流出红浆,果肉裹着金灿灿的小籽粒。红通通的枸杞子色泽诱人,令人垂涎。但我们都不敢吃,听大人说枸杞子有毒,吃了它会肿脖子肿脸。男孩子摘了当子弹互相扔,你打我,我打你,一阵激烈的战斗之后,大家身上、脸上都红红的。女孩子摘了则当作耳坠儿,用棉线穿了吊在耳朵上,走起路来一晃一晃的,煞是好看。

也许是我喜欢躺着看书的缘故,上五年级那年,我患上了假性近视。上课时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看不清楚,医生说需要戴眼镜。那时家境贫穷,买纸笔的钱都没有,哪配得起眼镜。母亲很是焦急,生怕耽误了我读书。她不知从哪儿打听到枸杞子能疏肝明目,第二天一早,她就踏着晨露,来到河岸边寻找枸杞子。她用镰刀劈开荆棘,寻到一丛枸杞,一手牵住长刺的枝条,另一只手小心翼翼地采摘着一颗颗红彤彤的枸杞子。有时手被尖刺戳破了,她不顾疼痛忙着采撷,因为枸杞可以清亮儿子的眼睛啊。

母亲将采回来的枸杞用清水洗净,晾晒在一块干净的白棉布上。晒干后,用玻璃瓶装起一部分,留待日后慢用。剩下的一部分放在瓷碗内,现沏现喝。第一次,母亲将泡好的枸杞茶端到我面前,看着那红艳艳的枸杞在杯内忽上忽下地沉浮,我不敢喝,生怕中毒。母亲说:哪有什么毒啊?医生说它还是一味中药呢,吃了它,你眼睛就明亮了。”听母亲这一说,我才壮起胆子喝了 一口,枸杞不但不苦,反而还甜津津的。儿时的我最喜吃甜食,我不管有毒没毒了,大口大口地喝,喝完,满嘴甜滋滋的,齿颊生津。

母亲不仅每天泡枸杞茶给我喝,还经常熬枸杞粥、煲枸杞汤给我吃。坚持了一年多,我的眼睛果然和过去一样明亮了,学习成绩也和以前一样好了,枸杞子助我考上了中学、大学。故乡的枸杞子,给了我光明,给了我知识,给了我积极向上的力量。

大学毕业后,我在异乡的小镇上工作,看到同事经常买宁夏枸杞子泡茶喝,问为什么不泡茶叶,他们骄傲地解释:此乃清热祛毒、强胃健脾、滋阴补阳之上品。于是我依葫芦画瓢,也买来宁夏枸杞子饮用。而每到秋季,母亲总还要采些枸杞子晒干后给我送来。我说:妈,超市里有宁夏枸杞子卖,宁夏枸杞子比老家的枸杞子药效好多了。”母亲意味深长地说:孩子,宁夏枸杞子再好,也比不上家乡的枸杞子啊。

把母亲送来的枸杞子分一些给同事,留一些给自己。闲暇时分,我就撮一点枸杞子浸泡在茶杯中,慢慢品啜。白色的杯底,静静地躺卧着红玛瑙般的枸杞子。细细品味,只觉得清甜爽口,甘冽宜人。喝完后,还感觉余香袅袅,不绝如缕。其实,那哪是枸杞的余香啊,分明是我长长的乡愁和母亲给我的深厚绵长的爱啊!

1.文章主要回忆了作者小时候的生活,着重写了哪件事?

2.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3.文章中倒数第二段画曲线的句子“母亲意味深长地说:孩子,宁夏枸杞子再好,也比不上家乡的枸杞子啊”内涵丰富,你是如何理解的?

4.联系全文,分析题目“枸杞甜”的含义。

 

1.写“我”得假性近视后,母亲为“我”摘枸杞、晒枸杞,为“我”泡枸杞茶、熬枸杞粥、煲枸杞汤,治疗眼病的事。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枸杞的红色果实比作红宝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枸杞果实的色泽和形状,表现了作者对枸杞果实的喜爱之情。 3.家乡的枸杞除了具有药用价值外,还包含着乡情、乡愁,还有母亲对儿子的那份关心、挂念。那种甜,是家乡才有的味道。 4.(1)指枸杞本身的甜味。(2)指枸杞所包含的作者长长的乡愁和母亲给作者的深厚绵的爱。每点1分。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相关段落来分析。阅读短文,分析主要内容,可知文章第二段写的是童年时“我”和小伙伴们摘枸杞、拿枸杞做游戏的故事,第三、四、五段记叙了母亲为患假性近视的“我”摘枸杞、晒枸杞,泡枸杞茶、熬枸杞粥,治疗眼病的事。第六、七段写的是“我”参加工作后,母亲特地给“我”送枸杞的事。其中第三、四、五段记叙的事是文章的重点。据此回答即可。 2.此题考查赏析句子。赏析句子的解题思路:选角度+表达效果关键词+内涵(景物人物特点)+感情、主题。画线句子将红色的枸杞比作“一颗颗红宝石”,这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枸杞果实的色泽,“状如纺锤状”写出了枸杞的形状,表达了作者对枸杞的喜爱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奋斗进行到底

李浩燃

①春风吐绿,草木初萌,中国再度迎来“两会时间”。“激动人心的发展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创造的”“只有奋斗才能成就更加精彩的明天”“我奋斗,我幸福”……“奋斗”成为代表委员口中的高频词汇。

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其言谆谆,拨动了人们心灵的琴弦,感染了无数普通劳动者。创业维艰,奋斗以成。回溯历史,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攻坚克难,建立起煥然一新的人民共和国,靠的是艰苦奋斗。我们从一穷二白、千疮百孔起步,成为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奋斗是重要法宝。40年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不凡征程,反复印证一个道理越是艰苦卓绝、困难如山,越需要坚忍不拔、踏实奋斗。实践表明,守成者没有未来,奋斗者书写传奇。

③1 939年5月,延安召开庆贺模范青年大会。毛泽东以“永久奋斗”为题发表讲话,号召全体共产党员、模范青年要把革命干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树立永久奋斗的价值理念,让奋斗成为一种自觉、一种习惯,不也是深沉的人生经验吗?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初心》,生动刻画了甘祖昌的感人事迹。他戎马半生荣膺将军之衔,却主动放弃大城市的生活,回到故乡当农民,带领乡亲拔穷根。他淡泊名利、为党为民,真正做到了“共产党人不能享清福,要艰苦奋斗一辈子”,因而被世人永远铭记。“人生谁能无忧愁,抱怨不如多奋斗。”朴素的民谚,映照着积极的处世态度,启示人们高扬奋斗的风帆。

④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写道: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对个体而言,为崇高目标而奋斗,不仅托举起成功的意义,也让拼搏的过程凝结成宝贵的精神财富。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踏准时代的节拍,为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孜孜以求,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勤勉奉献,这样的人生,才可谓更崇高的人生;这样的奋斗,才能通达更高远的境界。

⑤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最大的优势所在。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推进自我革命,关键就在于做到永不懈怠、永远奋斗。周恩来曾说“每个党员从加入共产党起,就应该有这么一个认识:准备改造思想,一直改造到老。”奋斗,堪称统一知行、通向真理的桥梁。凡属过往,皆为序章,绝不是“功劳簿”的注脚。天上不会掉馅饼,美好愿景无法自动实现。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紧跟一步行,相信奋斗、矢志奋斗、永远奋斗,才能攻克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⑥“‘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新的气象需要我们去创造,新的作为等待我们去成就。一年之计在于春。两会上激荡起的奋斗之声、昂扬之势,如同击鼓催征,必将筑牢亿万人勇敢无畏的顽强意志,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奋进力量。

(选自2018年3月7日《人民日报》)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结合语境,分析文章第⑤段中加点词语的比喻义。

4.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将奋斗进行到底”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手写比打字有助记忆》,回答下列各题。

手写比打字有助记忆

周炳揆

《夜光杯》今年2月7日的一篇《医生的字》的文章提到有一位叫马红霞的医生写的病历单的字迹工整清秀,现今已是非常稀罕。我想起了另外一个关于手写的话题,那就是记(英文)笔记时,是手写好还是打字好?

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论,因为不可否认的是打字的速度更快,当然要具有这种速度,必须受过专门的打字训练。但是有美国教授研究后认为,手写笔记有助于学生在教室里集中注意力,习惯于手写笔记的学生学习成绩也较好。较之喜欢用英文速写方法的学生,用普通书法记笔记的学生能学到更多知识,对信息的记忆也更持久,更乐意把握新的思路。和用键盘相比,手写能紧扣人的思维,使获得的信息更有条理。

古代,在发明印刷术前,人们是依赖用芦苇秆在纸箔上抄写来把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做了归纳后再进行研究的。这个把事情写下来的过程对大脑形成刺激,实际上是把听到的东西传递到头脑中去了。书写工具逐渐在进步,人们对记笔记的研究也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历史。

铅笔的发明是在17世纪,1827年自来水笔被申请了专利,圆珠笔是在1888年发明的,但这些书写工具并没有给记笔记带来实质变化。现今,几乎每位大学生都配备了手提电脑,听课依然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高等学府的教室里但闻键盘咔嗒声。

统计显示,听课时用键盘记笔记速度更快,打字和手写每分钟的速度之比大约是33字比22字。在短时期内,打字是有优势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一位教授2012年做过一项调查,上课刚结束立即对学生进行跟踪,结果发现“打字族”能够回忆起更多的上课内容,对上课内容进行测验的成绩也比“手写族”要好一点。

问题是这种优势是暂时的,经过24小时,“打字族”对自己记下的东西全忘记了,他们在键盘上敲下的长长的笔记太表面化,也太肤浅了,无助于他们回忆起上课的内容。相反,“手写族”能够持久记忆课堂讲课内容,甚至在一星期以后仍然对课堂上的一些概念有很好的掌握。很显然,手写会把听到的东西更深地记住。用普通书法记笔记更便于温习上课内容,因为它们较之速记法组织得更好。

人们要问,“打字族”能记下较多的内容,为什么掌握的知识反而少呢?研究证实,打字是一种机械反应,对听到的东西是逐字逐句地记下;“手写族”记下较少的东西,但是在记下的同时也在思索,并且对内容有了一个消化。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高科技含量的笔记本电脑人见人爱,它可以使打字更快,但恰恰对学习知识是有害的;手写可以增强对知识的记忆,然而有统计说,手写平均只能记下30%左右的内容,为了跟上讲课者的速度,手写会漏掉一些重要的限定词,省略掉一些关键的细节,所以手写还大有改进的余地。

1.作者主要是从手写字的哪两方面内容进行说明的?

2.手写和打字各有什么优势?

3.文章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你对打字和手写的看法。

 

查看答案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⑦止,自黄帝始。

(选自《太史公自序》)

(注释)①次:编次,整理。②李陵之祸: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司马迁认为他是难得的将才,在汉武帝面前为其辩解,因此被下狱问罪,处以宫刑。③缧绁:原指梱绑犯人的绳索,这里引申为监狱。④羑里:古地名,今河南汤阴县北。⑤厥:乃,于是。⑥陶唐:即唐尧,五帝之一。⑦麟猎获一只白麟。文中借指汉武帝元狩元年,即公元前122年。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行乱其所为  拂:______(2)欲遂其之思也  志:______

2.翻译下列语句。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3.两文都列举人物的事例,你认为他们的共同点有哪些?请概括回答。

 

查看答案

阅读古诗文,回答下面小题。

(词作赏析)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曰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词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公民选择“低碳生活”。向阳中学八年级2班开展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针对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由同学提出的内容中,不属于“低碳生活”的是哪一项?请简要说明理由。

A.尽量乘坐公交车B.少乘电梯C.不用一次性餐盒D.少做饭,多叫外卖

我选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 .

(4)除了上一题提到的生活方式外,请你为我们的“低碳生活”再提两项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