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好一朵木槿花》,回答小题。 好一朵木槿花 宗璞 ①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簪...

阅读《好一朵木槿花》,回答小题。

好一朵木槿花

宗璞

①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簪花挟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这时开放了。红的黄的花,耸立在阔大的绿叶上,一点儿也不在乎秋的肃杀。以前我有“美人蕉不美”的说法,现在很想收回。接下来该是紫薇和木槿。在我家这以草为主的小园中,它们是外来户。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生长起来。紫薇似娇气些,始终未见花。木槿则已两度花发了。

②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它却得全性命,陪伴着显赫一时的文冠果,免得那钦定植物太孤单。据说原因是它的花可食用,大概总比草根树皮好些吧。学生浴室边的路上,两行树挺立着,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我从未仔细看过。

③近两年木槿在这小园中两度花发,不同凡响。

④前年秋至,我家刚从死别的悲痛中缓过气来不久,又面临了少年人的生之困惑。我们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陷入极端惶恐中。我在坐立不安时,只好到草园踱步。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玉簪花外,只有两树忍冬,结了小红果子,玛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挂着。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

⑤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拨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

⑥这是木槿。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

⑦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那红色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老伙伴玉簪已经够了。最愿见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

⑧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做出一个浅坑,浇上水。水很快渗下去了。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花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

⑨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中,像是零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象,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

⑩没想到秋来时,一次走在这崎岖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

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褶,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

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苦难的勇气。

紫色的流光抛散开来,笼罩了凌乱的工地。那朵花冉冉升起,倚着明亮的紫霞,微笑地俯看着我。

今年果然又有一个开始,小园经过整治,不再以草为主,所以有了对美人蕉的新认识。那株木槿高了许多,枝繁叶茂,但是重阳已届,仍不见花。

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

即使再有花开,也不是去年的那一朵了。也许需要纪念碑,纪念那逝去了的,昔日的悲壮?

1.阅读全文,体会题目中“好”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写木槿花,文章开头却写玉簪花和美人蕉是否离题?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⑧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共写了两次木槿花,“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中的“那朵花”指的是哪次花?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从木槿花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是指木槿花的漂亮;二是指木槿花面对恶劣环境顽强不屈的精神 2.不离题。这是烘托的手法,用玉簪花和美人蕉的品格来烘托木槿花品格的可贵,同时也为后文写木槿花埋下伏笔。 3.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木槿花盛开时可爱的样子。 4.第二次。因为第二次的花给了作者更深刻的人生感悟。 5.示例:面对恶劣的环境,要有面对一切苦难的勇气。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标题以及主旨的理解。这篇文章描述了一株生长在钢筋砖块中的紫色的木槿花,赞美了它顽强的生命力。在作者的笔下,木槿花是美丽的;同时,木槿花也是不屈不挠,勇敢面对一切困难的精神的化身,是作者称颂的对象,是作者深受启示的源头,“好”字将这一情感浓缩其中。 2.本题考查学生对烘托手法的辨析以及其作用的理解。细读第一自然段可知,文章开头写玉簪花、美人蕉和紫薇,是为了引出本文的抒情对象——木槿花,同时也用这几种花来烘托木槿花的坚强、勇敢和不娇气。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赏析能力。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薄如蝉翼”是比喻的修辞,“歪着头”“带点调皮”是拟人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紫色木槿花的美丽,表现出作者的欣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乙)

有一车夫载重登坡,方竭力时,一狼来啮其臀。欲释手,则恐货敝压身,忍痛推之。既上,则狼已龁片肉而去。乘其无能为力之际,窃一脔,亦黠而可笑也。

(《黠狼》)

(注)①敝:摔坏。②龁:咬。③脔(luán):小块的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一狼其中

(2)则狼已龁片肉而

2.翻译下列句子。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方竭力时,一狼来啮其臀。

3.两文的“狼”有着怎样共同的特点?请分别举例。

4.乙文中狼的行为,可用哪个成语来形容?

 

查看答案

(诗词赏析)

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诗歌前两句写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对“黄梅时节”所表明的时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早春    B. 暮春    C. 夏季    D. 秋季

 

查看答案

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 “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招牌分类)同学们按小组对街道上的商店招牌进行了调查访问。你认为可以将记录下来的招牌分成哪些类别?

2.(委婉劝说)在一家饭店前,你拍摄到了有错别字的广告牌(见下图)你想将招牌上存在的问题向老板反映一下。见到老板后,你应该怎么说?

3.(写广告词)请你为校图书阅览室拟写一则公益广告。

4.(补写对联)下面的图片为济南后宰门街民居。大门上嵌有一副对联,其中下联的最后一个字看不清楚了。请根据选项,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将下联补写完整。(填“春”或“诗”)

上联:一湖碧水千秋画,

下联:百眼清泉四季___

 

查看答案

走近名著。

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家里面一切都是严格地分开的:今天是外祖母出钱买菜做午饭,明天就该外祖父买菜和面包。轮到他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外祖母买的全是好肉,而他总是买些大肠、肝、肺、牛肚子。

(1) 以上文字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苏联作家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的“外祖母”是一个善良可亲的人,她热爱生活,热爱身边的人们,你还知道外祖母的什么事迹?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 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2)河、渭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夸父逐日》)

(3) 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   。(赵翼《论诗》)

(4)  ______________,故日月星辰移焉;________________,故水潦尘埃归焉。(《共工怒触不周山》)

(5) 荷笠带斜阳,______________。(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6)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写现在之衰,抒发无穷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写出带“月”字的两句古诗词(须是上下连贯的两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