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带白蘑菇回家 毕淑敏 妈妈爱吃蘑菇。 到青海出差...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带白蘑菇回家

毕淑敏

妈妈爱吃蘑菇。

到青海出差,在幽蓝的天穹与黛绿的草原之间,见到点点闪烁的白星。

那不是星星,是草原上的白蘑菇。

路旁有三三两两的藏胞,坐在五颜六色的口袋中间,仰着褐色的面庞,向经过的汽车微笑。袋子口,颤巍巍地露出花蕾般的白蘑菇。

从鸟岛返回的途中,我买了一袋白蘑菇,预备两天后坐火车带回北京。

回到宾馆,铺下一张报纸,将蘑菇一柄柄小伞朝天,摆在地毯上,一如它们生长在草原时的模样。

小姐进来整理卫生,细细的眉头皱了起来。我忙说,我要把它们带回去送给妈妈。小姐就暖暖地笑了,说您必须把蘑菇翻个身,让菌根朝上,不然蘑菇会烂的。草原上的白蘑菇最难保存。

进了卧铺车厢,我小心翼翼地把纸箱塞在床下。对面一位青海大汉说,箱子上捅了那么多的洞,想必带的是活物了。小鸡?小鸭?怎么不听见叫?天气太热,可别憋死了。

我说,带的是草原上的白蘑菇,送给妈妈。

他轻轻地重复,哦,妈妈……好像这个词语对他已十分陌生。半晌后他才接着说,只是你这样的带法,到不了兰州,蘑菇就得烂成污水。

我大惊失色说,那可怎么办?

他说,你在卧铺下面铺开几张纸,把蘑菇晾开,保持它的通风。

我依法处置,摆了一床底的蘑菇。每日数次拨弄,好像育秧的老农。蘑菇们平安的穿兰州,越宝鸡,直逼郑州……不料中原一带,酷热无比,车厢内郁闷如桑那浴池,令人窒息。青海汉子不放心地蹲下检查,突然叫道:快想办法!蘑菇表面已生出白膜,再捂下去,就不能吃了!

我束手无策。大汉二话不说,把我的白蘑菇,重又装进浑身是洞的纸箱。我说,这不是更糟了?他并不解释,三下五去二,把卧铺小茶几上的水杯食品拢成一堆,对周围的人说:烦请各位把自家的东西,拿到别处去放。腾出这个小桌,来放小箱子。箱子里装的是咱青海湖的白蘑菇,她要带回北京给妈妈。我们把窗户开大,让风不停地灌进箱子,蘑菇就坏不了啦。大家帮帮忙,我们都有妈妈。

人们无声地把面包、咸鸭蛋和可乐瓶子端开,为我腾出一方洁净的桌面。

风呼啸着。郑州的风,安阳的风,石家庄的风……穿箱而过。白蘑菇黑色的血液,渐渐被蒸发了,烘成干燥的标本。

终于,北京到了。我拎起蘑菇箱子同车友们告别,对大家说,我代表自己和妈妈谢谢你们!

大家说,你快回家去看妈妈吧!

由于路上蒸发了水分,白蘑菇比以前轻了许多。我走得很快,就要出站台的时候,青海汉子追上我,说:有一件很要紧的事,忘了同你交待——白蘑菇炖鸡最鲜。

妈妈喝着鸡汤说,青海的白蘑菇味道真好!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下面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根据提示简要赏析。

我让白蘑菇趴在地上,好像晒太阳的小胖孩儿,温润而圆滑地裸露在空气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通读全文,概括文中“青海汉子”的形象特点。

4.结合全文,探究文末“青海的白蘑菇味道真好!”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1.通过概括文章可以明确:我从青海带白蘑菇回家给妈妈,途中因蘑菇保存问题得到许多热心人的帮助,最终如愿以偿。 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了蘑菇菌根朝上时可爱模样,表达“我”能为妈妈带她喜爱的白蘑菇的喜悦或“我”对妈妈的爱。 3.表现出他性格豪爽、热情周到、乐于助人、做事细致周到。 4.“青海的白蘑菇味道真好!”既是说白蘑菇本身的味道鲜美;还凝聚了女儿对母亲的关爱孝心;还有对一路上陌生人纯洁善良的心灵的赞美。 【解析】 1.试题分析:全文以“白蘑菇”为线索,叙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即草原买白蘑菇;宾馆晾摆蘑菇;火车护摆蘑菇;家里吃白蘑菇。文章重点写了途中因蘑菇保存问题得到许多热心人的帮助,陌生人的纯真、善良、温情令人动容,给人以温暖。答案意思正确即可。 2.试题分析:欣赏文句。“白蘑菇趴在地上,好像晒太阳的小胖孩儿,温润而圆滑地裸露在空气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答作用时除了答出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白蘑菇的状态外,还要答出人物对白蘑菇的情感。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大汉二话不说,把我的白蘑菇重又装进浑身是洞的纸箱……他并不解释,三下五去二,把卧铺小茶几上的水杯食品拢成一堆,对周围的人说,烦请各位把自家的东西拿到别处去放,腾出这个小桌来放小箱子”等情节中概括出其是一个性格豪爽、热情周到、乐于助人、做事细致周到的人。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与描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紫藤萝瀑布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体会下面句子写景状物的妙处。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2)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2.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请用原文回答。

3.结尾“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       

2.这则寓言的寓意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牡丹爱,宜乎众矣

A. 孔子云:何陋有?    B. 隐逸者也

C.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D. 无案牍劳形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可爱者甚______    (2)晋陶渊明爱菊:______

(3)清涟而不妖:______  (4)香远清: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从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朝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______。诗中“会当”的意思是:______

2.下面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前六句写望中所见,直接描写泰山的景物,表现了泰山高大雄奇之美;后两句写出诗人登临泰山顶峰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

B.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两句以问答的形式,从远望的角度写泰山的高大与历史悠久。

C.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钟”是聚集,写出大自然特别钟爱泰山,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割”是分,写出了泰山高大雄伟的特点。

D.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看到泰山上空归鸟回旋,飞还山林,诗人内心生发了归隐的意愿。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①______(人名)是②____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小说讲述了一位叫③______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④“______”,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故事。小说描绘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⑤__________也是这部小说的重要主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