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课外文言文阅读 知者乐水① 子贡问曰:“夫识者何以乐水也?”子曰:“泉源溃溃,不...

课外文言文阅读

知者乐水

子贡问曰:“夫识者何以乐水也?”子曰:“泉源溃溃,不释昼夜,其似力者;循理而行,不小间,其似持平者;动而之下,其似有礼者;赴千仞之壑而不疑,其似勇者;障防而清,其似知命者;不清以入,鲜洁而出,其似善化者;众人取平品类以正万物得之则生失之则死,其似有德者;淑淑渊渊,深不可,其似圣者。通润天地之间,国家以成。是知之所以乐水也。”《诗》云:“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侯止,在泮饮酒。”水之谓也。

——《说苑·杂言》

(注释)①知:通“智”,智慧;乐:yào,喜欢。②理:地势。③间:缝隙。④淑淑:水清澈的样子。⑤思:发语词。⑥泮(pàn)水:水名。⑦茆:水藻,水草。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小间/先帝简拔以陛下

B. 深不可/夫大国,难

C. 鲁侯止/鸢飞天者

D. 水之谓/以其志

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众人取平品类以正万物得之则生失之则死

3.选文最后引用《诗》中的诗歌描述了什么场景?引用在此有什么作用?

 

1.C 2.众人取平/品类以正/万物得之则生/失之则死。 3.描述了人们在水边饮酒作乐的场景。作用:(1)进一步说明知者乐水的情形,突出主题。(2)增添诗情画意,引人联想,发人深思。 【解析】选自:《说苑》 作者:刘向 年代:西汉 参考译文: 子贡问孔子:“有智慧的人为什么都喜欢水呢?”孔子说:“水奔流澎湃,日夜不停,好像毅力坚强的人。它顺着地势流动,很小的地方都不漏掉,好像是秉持公平的人。它向着低下的地方流动,好像很知礼节的人。流向千仞的深壑,毫不犹豫,像个勇敢的人。遇到障碍能以清正对待,好像是知道天命的人。不清洁的水流进去,干净的水流出来,好像是善于感化人的人。一般人都拿它作为衡量万物的标准,万物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失去它就会死去,好像有品德的人。它清澈回旋,高深莫测,又像圣君一样。通达滋润天地之间,国家能兴旺发展。这就是为什么有智慧的人喜欢水的原因啊!”正如《诗》所写:“兴高采烈地赶赴泮水边上,采撷水草。鲁侯驾到,在泮水边上饮酒相乐。” 1.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C项。意思都是“至”。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A:遗漏,留下/给予。B:测量/推测,揣测。D:喜欢/对……感到快乐。 2.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可以根据句意来划分,句意为:一般人都拿它作为衡量万物的标准,万物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失去它就会死去。 3.本题考查环境描写及其作用分析。文章中运用环境描写,作用一般有:①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③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④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⑤推动情节的发展。⑥深化作品主题。结合画线句子所在的语境来看,主要是描述了人们在水边饮酒作乐的场景。作用:进一步说明知者乐水的情形,突出主题。增添诗情画意,引人联想,发人深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满井游记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波色______

(2)然徒步则汗出______

(3)能无纪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把那种迫切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给读者,为下文勾画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满井做铺垫。

B.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一句,回应首段,既肯定自己冒寒出游,又对“城居者”不知大好春光来临表示惋惜。

C. 本文主要从水光山色、柳枝麦芽、游人欢欣、鱼鸟之乐、作者的内心感受等方面描述出城游玩的喜悦之情。

D. 本文和《与朱元思书》一样,主要表达作者热爱自然、寄情山水和淡泊名利、厌恶官场、避世退隐之情怀。

 

查看答案

请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并仿照文中画线句仿写一个句子:(提示:标题不超过30字)

本报讯  大型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于3月2日登陆全国院线,随即掀起全民观影热潮,仅半月影片票房已突破3亿,创纪录片票房新高。《厉害了,我的国》全方位、多角度、全景式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现了中国人民为这些成就所呈现出的拼搏精神、忘我精神和奋斗精神。

3月2日上映后,该片首日票房3813.2万,首周四天收9281.7万。经过15天的放映,《厉害了,我的国》于3月16日总票房突破3亿,超越《二十二》的1.7亿元成为内地影史纪录片票房新冠军。

在全国两会期间,这部影片引发部委和代表委员的热议,“厉害了我的国”也成了热门用词。

这真是:《厉害了,我的国》,展华夏魂共筑中国梦                   

标题:

仿写对联:

 

查看答案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今年2月,教育部、民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被称为最严的史上“减负通知”。(将“史上”移至“称为”和“最严”之间)

B. 国家已经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发现、制止和干预欺凌和暴力行为,对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将“情节恶劣”和“手段残忍”互换)

C. 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升空,预示全球首条远程量子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已经正式启用,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将“预示”改为“显示”)

D. 电影《红海行动》以“也门撤侨”作为故事大背景改编创作而成,在今年春节档成功逆袭,成为票房冠军,普遍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删除“广泛”)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

B. 巍峨峥嵘的阿尔比斯山,挺拔的松树漫山遍野,云雀声声啼唱。

C.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自知的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D. 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将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这也真够huá jī_____,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2)岩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因此可以zhuī sù _____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3)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àn rán shī sè______

(4)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kè jìn zhí shǒu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