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苏世长讽谏 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高祖责其后服,世...

苏世长讽谏

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高祖责其后服,世长稽首曰:“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万夫敛手。岂有猎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高祖与之有旧,遂笑而释之。

后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高祖顾谓群臣曰:“今日畋,乐乎?”世长对曰:“陛下废万机,事畋①猎,不满十旬,未为大乐。”高祖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耶?”对曰:“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尝设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高祖曰:“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是炀帝?”对曰:“臣实不知。但见倾宫鹿台②,琉璃之瓦,并非帝王节用之所为也。若是陛下所造。诚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当此时,亦以为足。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今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

(节选自《唐语林》)

注释:①畋:打猎。 ②倾宫鹿台:高耸的宫殿和楼台。鹿台:纣王所修的台,这里指披香殿的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禽于旌门  _____

(2)其心实   ______

(3)非所宜    ______

(4)实谓其奢淫 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岂有猎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

(2)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3)今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

3.结合文章内容赏析苏世长是怎样的一个人?

 

1.陈列,摆出)狡诈,狡猾实在,确实惩罚,对……惩罚 2.(1)哪里有捕获鹿以后,还忿恨其他同猎的人,追究他们争夺鹿的罪名呢! (2)如果仅从我的角度来考虑则是发狂了,但如果从您的角度来考虑则是一片忠心呀! (3)现在在他的宫殿内,又大加装饰,想拨乱反正,难道可能吗? 3.①能言善辩。如:他把君王争天下,比作逐鹿,得鹿即敛手,不会“忿同猎之徒,问同争之罪也?”。 ②敢于直言劝谏,耿直无私。如:“未为大乐”“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直接说出反对意见。 ③有胆识,忧国忧民。如:第二、三自然段语言描写,在披香殿陪李渊宴会,直劝其以隋炀帝为戒,制止奢侈浪费,以免百姓不堪忍受贫苦。这件事,充分体现了苏世长的胆气和为国忧民的忠心。 【解析】翻译 武德四年,高祖平定王世充后,王世充的行台仆射苏世长带着汉南来归顺。高祖指责他归顺迟了。苏世长深深作了一个揖说:“夺取帝王的至高宝座(受天命而称帝),自古以来都被比喻为(群雄)逐鹿。某个人获得了(鹿,宝座,天命),其他人便收手了。哪里有捕获鹿以后,还忿恨其他同猎的人,追究他们争夺鹿的罪名呢?”高祖和他有旧交,便一笑而放过他。 后来苏世长与高祖在高陵围猎,那天收获很多,高祖命令将捕获的禽兽陈列在旌门。高祖环顾四周后问众位大臣说:“今天围猎,快乐吗?”苏世长回答说:“皇上您抛下许多国家大事,专来打猎,没(打猎)打够100天,不算十分快乐!”皇帝脸色都变了,后来又笑着说:“你发狂了吗?”苏世长回答说:“如果仅从我的角度来考虑便是发狂了,但如果从您的角度来考虑则是一片忠心呀!” 苏世长曾经在披香殿侍候皇帝用餐,酒喝到高兴的时候,上奏道:“这座宫殿是隋炀帝建的吧?为什么雕刻装饰得这样奢华呢?”高祖回答说:“你喜欢进谏,像个直率的人,其实内心狡诈。你难道不知道这座宫殿是我建的,为什么要假装不知道而怀疑是隋炀帝建的呢?”苏世长回答说:“我实在不知道,只是看见高耸的宫殿、鹿台、琉璃瓦等如此奢华,不是一位崇尚节约的君王所做的。如果真是您建造的,实在不合适呀!我曾在武功,有幸陪侍着您。曾看见您的房屋仅能蔽风霜,那时候就认为足够了。隋炀帝因为竭尽奢靡,百姓不堪忍受而造反,天命归于有道者。您得到了江山,其实是对他竭尽奢靡的惩罚,您自己也要不忘节俭呀。现在您在他的宫殿内又大加装饰,想改正隋炀帝的错误,可能吗?” 1.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古今异义词,“诚”:的确。所以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年中考重庆B卷)根据语境,请写一个议论性的句子总结全段。

日子太清闲,便会多些空虚无聊,;日子太忙碌,便会多些奔波疲劳。无论哪一种日子,如果长期以往,生活便会出现危机。空虚无聊的或许会沉迷于某种嗜好而不可自拔,奔波来累的恐怕会病痛缠身而苦不堪言。这两种结果都不是我们想见到的,所以说:____

 

查看答案

请从下面论文简介中提取3个能够体现其主要信息的关键词语。

这篇文章对中国文明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士”在先秦时期的演进,做了全景式的追寻,有助于人们对“士”的源起及早期衍变形成一个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关键词语: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

(1)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2)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凄神寒骨,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与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B.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漳江边。

C.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查看答案

对“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西北望,射天狼”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用代表“贪残侵略”的天狼星代指屡犯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

B. “射天狼”表达了作者要竭尽全力抵御入侵者、为国立功的决心。

C. 这三句为虚写,语言豪放、粗犷,其耿耿衷心溢于言表。

D. 这三句统领全词,充分展现了词人想要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