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遥远的岛 ——[芬兰]别卡宁 ①在天气晴朗的日子,辽阔的水面上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

遥远的岛

——[芬兰]别卡宁

①在天气晴朗的日子,辽阔的水面上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一座孤独的小岛。打从汉奈斯和别卡记事的时候起,他们就一直对那个岛怀着永不减退的兴趣。

②小岛有茂密的、异常高大的松林,因而宛若一束绝妙的花束,插在一望无垠的大海花瓶里。它从早到晚一直沐浴在阳光之中。当太阳的巨轮在东方天际刚一露头,转瞬间,阳光就已经在爱抚小岛上那些参天大树的树梢了;而当红日西沉的时候,它又仿佛依依惜别,用熊熊燃烧着的余晖把那些树染得红艳艳的。狂风暴雨来临的时候,无依无靠的小岛总是怀着快乐的心情去迎接它。阴雨的时候,小岛仿佛裹在一片灰蒙蒙的雾幕里,看起来神秘得像是一个谜。即使秋天树叶都掉光了,小岛上挺拔俊秀的松树却依然像往常一样,巍然耸立,青翠欲滴。而冬天,当大海冰封,雪为万物盖上一层白毡的时候,小岛就穿上一身冰雪的戎装,上面还缀满了千万颗灿烂发光的钻石,变幻莫测,异彩纷呈。

③他们竭力探听小岛上的情况,常常向父亲提出一连串无穷无尽的问题,然而得到的却只是一些很简短的回答。小岛实在是太没有价值了,怎么能引起一个成年男人的兴趣呢。

④不过孩子们从远处用自己的眼睛眺望着小岛,他们绝不能相信,它是像父亲所断言的那样索然无味。他们从前就已发现,世界上有不少事物,它们的美不能打动父亲的心。

⑤孩子们的思想里片刻也忘不了这个小岛,直到有一天他们觉得:他们简直是非到那儿去一趟不可了——这是不足为奇的。

⑥不过怎么去呢?路很远,父亲极其严格地禁止孩子们用船,他们也不敢违抗他的命令。那么怎么办呢?因为到那个小岛,只能从海上去——坐船或者是从冰上走过去。这么说,没有任何别的办法了——得等到冬天。

⑦这期待已久的日子、实现理想的日子终于来到了。

⑧两个孩子用因急不可耐而发抖的手拿出了滑雪板,偷偷地上路了。他们的心在战栗。一月的寒风冷彻骨髓,刺痛他们的面颊,使他们感到像火烧似的。遥远的太阳的寒光照得人眼花,可是毫无暖意。滑雪板滑得很顺利,孩子们看到前面就是在寒冷的闪光中变化万千的目的地,于是越来越鼓足劲头,继续向前滑去。他们所有的念头、所有的思想都集中到了那个奇迹的岛上,而随着每一次挥动滑雪杖,它离他们就越来越近了。

⑨他们曾那样日夜梦想的奇遇,令人头晕目眩的童话中的奇遇,当他们的脚踏上小岛的一瞬间,这一切就都要实现了!所有他们读过的童话,所有他们梦想过的奇迹,千千万万的童话和奇迹,今天一定都会成为现实。他们的嘴笑得闭不拢,向太阳和灿烂发光的雪面冰凌微笑着。他们忘记了世界上的一切,只除了一点:今天是他们的节日,滑雪板正带着他们向遥远的小岛飞驰。

⑩当太阳的最后一束光线在遥远的小岛上逐渐熄灭的时候,孩子们回到了家中。他们回来的时候十分疲倦,神情严肃。虽然在深红色的夕照中,岛上寒冷的闪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耀眼夺目,但他们不再眺望了,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了真实情况,赤裸裸的、阴郁而令人痛苦的真实:遥远的神话般的小岛原来只不过是一片不成样子的可怜的荒野,遍地砾石,遍地都是暴风雨遗留下来的痕迹。那儿只有普通的泥土和石头,最常见的石头和泥土——和他们的脚每天踩着的泥土完全一样,甚至还要差一些,更加粗糙,更加贫瘠。岛上的树林里也是一些最普通的树木,最常见的松树——高大的褐色的树干耸立在乱石之间,生着弯曲的、被暴风雨折断的树枝。

不,他们再也不想看那个小岛了。无论是今天,还是旁的日子——永远,纵令生活突然变得千百倍阴郁、枯燥无味和毫无意义。

这天晚上,他们躲在自己的床上悄悄地哭了,背着父母,甚至互相隐瞒着。他们伤心地痛哭,不能回答自己,为什么他们这么难过,为什么睡梦不肯来临。

1.根据文章情节,填写内容

心理

行为

探听小岛情况

期盼、兴奋

回到家中

 

 

2.从全文来看,第②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遥远的岛”在生活中具有普遍的象征意义。面对生活中种种的“遥远的岛”,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们?请结合文意,写一段80字左右的探究性文字。

 

1.①向往 ②登上小岛 ③伤心失望 2.①文章将远方的小岛描绘得美丽、神奇,为两个孩子对小岛的向往和最终设法走上小岛的行为作了充分的铺垫;②与后文揭示小岛的真相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3.示例一:对于我们来说,生活中的“遥远的岛”就是美好的前景,就是我们的理想,我们应积极追求,永不放弃。也许我们的追求就像文中的小岛,只是一个美丽的虚幻,但人生的乐趣和意义就在追求的过程中。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理想和追求,人生还有什么价值! 【解析】 1.本题是对环境描写的考查。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①文章将远方的小岛描绘得美丽、神奇,为两个孩子对小岛的向往和最终设法走上小岛的行为作了充分的铺垫;②与后文揭示的小岛的真相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此题考查题目的含义。题目含义解题技巧:先思考表层含义,即内容概括。在理解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即揭示主旨。联系文章内容可知,“遥远的岛”表面指水面上那座孤独的小岛;深层含义指梦想的地方(奇迹)。 3.本题是对表现手法的考查。常见表现手法有: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等。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作用: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设悬念 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①造成一定的悬念,避免行文的平淡;②前面已从多方面对小岛作了正面铺垫,到这时才陡然一转写出真相,使表达效果更加强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选择决定了人生的价值。请结合《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朝花夕拾》《红岩》作品中的某一主要人物分析,当他面临什么选择的时候,走上了怎样的道路,决定了他怎样的人生价值。

 

查看答案

(题文)《鲁滨逊漂流记》和《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分别是_______国的______________国的_______。小说中鲁滨逊和尼莫船长都有着_______的特点,这可以在______________的内容中得到体现。

 

查看答案

【甲】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无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客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选自《汉书  朱云传》

注释:①张禹,时任丞相,封安昌侯,是汉成帝的老师。特进:官职名称。西汉后期设置,授给列侯中有特殊地位的人。②云:朱云,汉成帝时的以直言闻名的大臣。③尸位素餐:居其位食其禄而不管事。④厉:警示。⑤将:拉,拖。⑥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⑦辑:连缀。⑧旌:表彰

【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安昌侯张禹  公问其    B. 下无以民    增其所不能

C. 臣敢以争  此悉贞良节之臣    D. 未知圣如何耳  此所谓战胜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2)此臣素著狂直于世

3.结合两个文段内容,说说朱云和邹忌进言的方式有什么不同?汉成帝和齐王有什么共同点?

 

查看答案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后_________的心情。

2.阅读画线诗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一联诗在你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的画面。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①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____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

③《岳阳楼记》中从时间上写洞庭湖景象富有变化之美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④天上人间、塞北江南,诗人眼中从来不乏雄浑壮阔的自然风景,这些自然风光从诗人入笔端流淌出来,成为千古传诵的诗词佳句。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