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④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不求闻达诸侯       民之君,犹子也。

B. 由是感激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C. 先帝以驱驰       谭中鱼可百

D. 斟酌损             有所广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耕于南阳       躬:______           

(2)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______

(3)攘除奸凶         攘除:__________      

(4)临表零         涕:_________

(5)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兵甲: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4.结合选文概括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原因。

5.选文第二段中,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

6.阅读第③段,概括作者对贤臣和后主提出的要求。

答:对贤臣的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后主的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 2.⑴亲自,自身⑵身份低微,出身低下(或:身份低微,见识浅陋)⑶排除,扫除,铲除(4)眼泪(5)武器装备 3.示例:(1)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 (2)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交付给我,如果不能实现,就治我的罪。 4.示例: ⑴报先帝,忠陛下;⑵南方已定,兵甲以足 5.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6.对贤臣的要求:进兴德之言。对后主的要求:宜自谋,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解析】选自:《诸葛亮集》 作者:诸葛亮 年代:三国 参考译文: 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道理,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我感激不尽。 今天(我)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1.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B项。意思都是“因此”。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A:在/对,向。C:答应/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D:兴办、增加/好处。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卑鄙:身份低微,出身低下。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托,委托,交给。不效:没有成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情绪污染”也是病

所谓“情绪污染”,是指一个人的坏心情影响了几个人的好心情。其实,家庭中的“情绪污染’’尤其值得注意。其明显特征,一是“患病的多”:因孩子生气,因家务生气,因性格不合生气,因在外面不顺心生气,回家拿老婆孩子生气等等。总之,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可以生气。有人研究认为,家庭气氛如果长期压抑、沉闷,很容易使人神经系统紊乱,免疫能力下降,患病机率升高。正所谓“情绪致病”。“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凡患情感失调的人,发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倍。因而发出了‘生气等于自杀’的警告。”

防止“情绪污染”,主要还是加强品格修养和保持良好的心态。人心情愉悦,就能分泌更多的内啡肽,使人精神快乐,健康长寿。反之,则会减少这种物质的分泌,使人抑郁寡欢,加速老化。某刊曾登载如下相处金言:“为小事争吵是愚蠢,为大事争吵是无能。做你该干的事,不做无谓的精神消耗。”其次,要善于克制与忍让。不少“大腕”、政治家都不断警示自己要“制怒”,要“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作为普通百姓,更应该“有话好好说”,有事商量着办,切不可动辄争吵、斗气、自家相残。再次,要审视自己,多加交流。人无完人,谁都有毛病。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夫妻之间,多交流,多沟通,及时了解对方的意见、看法和心理需求。寻找共同点,扩大共同点,共同构建欢愉和谐的家庭气氛。

此外,还有扩大宽容,多点幽默。所谓宽容,即互谅互让。幽默不仅体现宽容,而且富有趣味和启示,能调节情绪,宽松气氛,使人步入和谐,感受更为从容乐观的思想境界。有所悟之人曾造出如下箴言: “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性情乐观的人,记住:自己所能干的就是给身边的人带来轻松和愉快。”

1.决定一个人心情好坏,既与环境有关也与生理有关。与之有关的生理机制是什么?

2.“情绪污染”有哪些害处?

3.防治情绪污染的方法有哪些?(不得少于3点)

4.“防止‘情绪污染’,主要还是加强品格和心情修养。”这个句子中“主要”一词能都去掉?为什么?

5.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举一例简析。

 

查看答案

味  道

姜钦峰

听过一个儿子讲述他的父亲。那时儿子还小,家在农村,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干的是体力活,父子俩一年难得见上几次。父亲爱吹点牛,每次回来,总要把在城里见到的事添油加醋地重复几遍,显得很有见识的样子。一家人都知道他的个性,也不与他争辩。

有一次父亲回家,特意给儿子带了礼物,是两瓶饮料,塑料瓶装的,贴着蓝色的标签,通体透明。儿子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瓶子,欢天喜地,迫不及待地拧开瓶盖,“咕咚”就一大口。父亲赶紧问:“儿子,好喝吗?”儿子嘴里还含着饮料,说不出话,只好含含糊糊地点头。父亲开心地笑了,儿子忽然问他:“你喝过吗?”父亲顿时扬起了眉毛:“那当然,如今城里人最流行喝这个,我在工地上干活累了,就买它当水喝。”儿子再没说过什么。

若干年后,儿子在城里安了家,把父亲也接到了城里。只可惜,父亲没有享福的命,半年后就查出了胃癌晚期。儿子说: “爸,您想吃点什么尽管说,我给您买去。”父亲想了想,说: “我在城里啥都吃过了,只有一种饮料没尝过,就是上次我给你带回来的那种,塑料瓶装的,透明的。”儿子有点意外,但没说什么,转身就上街买了一箱回来。

儿子帮父亲拧开了瓶盖,轻轻地递到床前。父亲接过来,才喝了一口,还没来得及下咽,忽然就皱起了眉头,“哇”地吐了一地,然后郑重其事地说: “儿子,你买到假货了,这饮料掺水了!”儿子眼泪刷地就下来了,“爸,矿泉水就是这个味道啊”。

年初的南方雪灾。有个父亲开着私家车,带着七岁的儿子回湖南老家过年。父子俩从广东出发,进入湖南境内时,①看到漫天飞舞的雪花,还有树枝上晶莹剔透的冰凌,儿子仿佛走进了童话世界,高兴得手舞足蹈。父子俩都生活在温润的南方,做梦也未曾想到,如此冰清玉洁的世界,竟然会暗藏杀机,灾难正悄悄向他们逼近。

离家仅四十公里的时候,高速公路突然封闭了,父子俩被困在路上,除了等待老天爷开恩,别无良策。然而,②纷纷扬扬的大雪似乎意犹未尽,依然漫天洒下,路面的冰层越来越厚,把他们最后的一丝希望也覆盖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车上仅有的食物已消耗殆尽,饥饿、寒冷和对家的向往,轮番煎熬着父子俩的心。家,就在不远的前方,此刻却显得那么遥远。冰冷的绝望!

足足困了两天之后,父亲决定抛下车子,带着儿子徒步回家。白雪皑皑,寒风刺骨,父亲背起儿子,深一脚浅一脚,艰难跋涉在冰天雪地中。渴了,他就抓起一把雪塞进口中,累了,他就把儿子暂时放下,牵着儿子继续前行。十几小时后,终于到家,筋疲力尽的父亲总算松了口气,从怀里掏出了半瓶矿泉水。这是父子俩仅有的补给,怕它在半路上结冰,父亲就一直把冰冷的矿泉水焐在胸口,自己却没舍得喝一口,全都留给了儿子。

澄澈的矿泉水,晶莹明亮,浸润着父亲的汗水,带着父亲的体温。那种味道,应该是儿子一生的记忆吧。

1.从全文来看,题目中的“味道”指的是什么?

2.文章叙述了两个关于矿泉水的故事,请简要概括。

3.比较文中两位父亲有何异同之处。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两个划线句都属景物描写,请分析它们在表达感情方面的作用。

第①句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句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那种味道,应该是儿子一生的记忆吧。”这句话有何深刻含义?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没有大牌明星,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不需要声嘶力竭地歌唱,只要安安静静地书写……2013年8月份开播以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刮起汉字听写风潮,甚至催生一大批“听写族”。

    材料二:中国首档中文诗词记忆闯关节目《中华好诗词》在河北卫视华丽亮相,接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观众继续烹调今年(2013年)这场越炒越火的中华文化盛宴。

材料三:2月11日到2月13日,央视连续三天在一套黄金档播出《中国谜语大会》,3场谜语大会受欢迎程度,远超所有人的预料,三期节目33城市平均收视率达1.78%,份额4.28%,总收视人数达1.65亿。通过观看这样的电视节目,使广大观众再一次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1)从以上材料中你探究出怎样的信息?

  (2)材料三中的划线句是病句,请修改。

  (3)某校九年级(1)班将于2015年10月26日下午班会课举行“走进传统文化”主题班会,假设你是该班学生,请完成以下任务:

   ① 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上下两句,每句不超过七字。

   ②请你代表班委会,邀请语文老师张老师参加此活动。要求:内容简洁,语言得体。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阐述了人生与事业的关系。

B. 雨果的演讲,是对俄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关于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礼赞。

C.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通过书信形式,对女儿进行了一次生动的爱情教育。

D. 通过书信形式,傅雷劝慰、激励儿子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高峰。

 

查看答案

(题文)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海的女儿》中的小公主最后化成了__________;《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最后在亮光中看到了________

(2)《傅雷家书》这本书凝聚了傅雷对_________、对________深厚的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