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走进博物馆,孔庙内的“乾隆石经”受到同学们的关注。下面是班长的一段解说词。完成下...

走进博物馆,孔庙内的“乾隆石经”受到同学们的关注。下面是班长的一段解说词。完成下列小题。

“乾隆石经”亦称“十三经刻石”,是乾隆年间镌刻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刻石的统称。经文628000余字,全部为雍正年间江苏贡生蒋衡手书,历时12年。乾隆五十六年(1791)钦命动工刻石,历时三年刻成,全部刻石189块,加上一块御制告成碑,共190块。

(1)班长在向同学介绍这十三部儒家经典时有意漏掉了两个,请你根据班长的提示将其补充完整。_______  _______

十三部儒家经典包括:《周易》、《尚书》、《》、《周礼》、《仪礼》、《礼记》、《②》、《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提示: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面对“乾隆石经”,宣传委即兴写了一段感言。请同学们为他补写结尾。(要求运用一种修辞方法,字数不超过20字________________

汉朝以来,十三部儒家经典一直是中国读书人的必读之书。一代代的读书人从中汲取了无尽的营养,它孕育了李白、杜甫,它孕育了范仲淹、苏轼,它孕育了梁启超、鲁迅……“十三经”所代表的精神和气质,已经深深地刻划在我们这个民族的骨骼上,已经深深地融化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血脉里。那一百九十块石头,              

 

诗经 左传 就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能力,根据提示的名句可以判断出漏掉的儒家经典应该是《诗经》和《左传》。(2)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解答这类补写填空题目,关键就是认真研究分析画线处的上文,通过对材料的勾画、归纳等手段,确定所补写句子的内容,可以补充为:就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活动前,一位同学在搜集资料时发现了下面一段文字。认真阅读,完成下列小题。

孔庙前院大成门东西两侧,在古树浓荫掩映下,静静地【甲】着198 块进士题名碑。这些石碑形态(gè)异:或微微斜,或高高耸立;或透雕盘龙,或素朴无纹;或精美华贵,或大方简洁。石碑上镌刻着元、明、清三代51624 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和名次,还记录国家、社会, 尤其是与科举考试有关的历史情况。保卫北京的于谦,实施改革的张居正,“心学”领袖王阳明,一代奸臣严嵩,戏剧大师汤显祖,大词人纳兰性德,风流才子纪晓岚,湘军统帅曾国藩,三代帝师翁同龢……科举制度使这51624人得以题名在碑石之上;反过来,这51624 名进士也(zhāng )显了科举制度、 【乙】了科举制度。石碑因文字而留存,文字因人物而生动。进士题名碑因51624 名进士而闻名天下,它如一枚活化石,静默在孔庙里,向人们讲述历史。

行走在这片时间跨度达数百年的碑林中,轻抚斑驳的碑身,仰望碑面上已模糊的字迹,一个个名字幻化成一个个鲜活的面孔在眼前一一回放。一个人、一则故事、一段历史,回眸时不免让人发出无限感慨……

(1)下列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

A.斜(qīng)    形态个异章显   

B.斜(qǐng)    形态个异彰显  

C.斜(qīng)    形态各异 彰显  

D.斜(qǐng)   形态各异章显

(2)根据语意,从下列备选词语中分别选出一个,填入上面文段中的【甲】【乙】处。

【甲】_______(A.屹立 B.矗立)

【乙】_______(A.延续 B.延伸)

(3)根据文段的相关内容,解释文中画线的“活化石”一词的意思。______

(4)该同学认为选文结尾应写出“慨叹”的内容,根据相关内容,你认为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查看答案

任选一题作文。

(1)半命题作文:人在成长历程中,会遇到种种阻碍,只有突破这些阻碍,才能不断成长。当我们不够自信时,要突破自卑的阻碍;当我们不够勇敢时,要突破怯懦的阻碍;当需要沟通、需要理解时,要突破隔阂的阻碍……

请以“突破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紧扣话题,立意正确,思想健康。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命题作文:就这样被你感动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吟诵着这首诗,你眼前是否出现了风筝伴着莺燕满天飞舞的场景?你是否感受到了童年纯粹的快乐?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又名纸鸢、纸鹞。据史料记载,风筝的发明人是汉朝的韩信。传说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韩信派人用牛皮作风筝,上面系缚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唱起楚歌,涣散了楚军士气,这就是成语“四面楚歌”的由来。早期的风筝多与军事有关,后来风筝进人民间,成为人们的玩具。每年清明前后、重阳时分,凤和日丽,碧空澄澈,家家户户扶老携幼,每个人都神采奕奕,一到空旷之处放风筝。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既是一种相互观摩、较量的娱乐游戏,又是享受大自然恩赐的一项体育运动。

1.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它的来源十分丰富。文中的“四面楚歌”出自历史故事,还有的成语出自古典诗文。下面成语都出自《论语》的一项是(   )

A. 杞人忧天    不可救药    B. 神通广大    随声附和

C. 不毛之地    大相径庭    D. 乐在其中    温故知新

2.运用对联知识,将下面有关风筝的对联补充完整,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少 年 乘 风    ①  

下联:纸 鸢   ②  逐 云 飞

A. ①牵线舞    ②载梦    B. ①拨丝线    ②载梦

C. ①牵线舞    ②轻巧    D. ①拨丝线    ②轻巧

3.下面诗句所描写的传统节日最适宜放风筝的一项是(   )

A.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B.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C.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D.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乙】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 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然       信:________

②将军宜枉驾之                                     顾:________

③孤不德量力                                       度:________

④而智术浅短,遂猖蹶                               用:________

⑤其谁可而之                                       为:________

⑥平公曰:“善。”用之                             遂:________

2.给文章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

平 公 曰 解 狐 非 子 之 仇 邪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甲、乙两段文字,谈谈刘备和晋平公在选贤任能上的异同。

 

查看答案

诗歌鉴赏:阅读刘禹锡的《秋风引》一诗,完成下列小题。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①引:古代的一种诗体。

1.此诗中,诗人流露出哪种情思?(      )

A. 送别之情    B. 思归之心    C. 喜悦之意    D. 愤怒之思

2.第一、二两句写出了秋风的哪些特征?

3.后人为什么说“孤客最先闻”中的“最”字用得好?请联系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作简

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