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一五一十 赵春亮 ①伫立在门外,听着尖厉的寒风狼一般呜呜地啸叫,孩子压抑的哭声断...

一五一十      赵春亮

①伫立在门外,听着尖厉的寒风狼一般呜呜地啸叫,孩子压抑的哭声断断续续传到耳中,女人心里开始隐隐作痛。

②返回屋内,女人先将刚才打罢孩子丢在地上的布鞋规规矩矩摆放在床脚,才拉过他,柔声问:“儿子,刚才被妈打疼了吧?”孩子眼噙着泪花摇摇头,不说话。女人又说:“打你是想让你记住,做人就得一五一十,来不得半点虚假。”孩子点点头:“妈妈,我只是想让你高兴。”女人一把搂过儿子说:“儿子,你的成绩已经很棒了,你不该自己改分数的。”

③擦干眼泪,女人才想起,日子一晃已经跌进了腊月,年味也开始在山村弥漫。在男人没回来之前,得把家里拾掇一下,让在建筑工地上受苦了一年的男人能过个舒舒心心的年。女人眯着眼想:得买几张年画儿,新添几双筷子,还得再买口炖肉的铁锅,顺便再给儿子买点零食……

④女人从抽屉里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张50元的票子,决定去趟镇里。

⑤前天下了一场小雪,山坡上全白了,山路逶迤在大山半腰,像是一条黑色的腰带。路有些湿滑,女人索性步行,反正也没事,权当活动活动筋骨,顺便欣赏一下雪景。行人很少,冷风一吹,女人觉出一些冷意,顺势将围巾裹得更严实了一点。

⑥快到镇上时,女人朝兜里掏了一把,立刻就惊出了一身冷汗。衣兜竟然漏了一个大窟窿,哪还有钱的影子?该不是装其他衣兜里了吧?女人将全身上下翻了个遍,仍是没有。今天路上的行人不多,即便丢在路上,也未必就被人捡起,女人心存侥幸扭头便往回走,循着原路回去兴许能找到。女人再没有了来时的心定气闲,开始有些慌乱,两眼不住地在地面逡巡,幻想着那张绿色的钞票能突然出现在眼前。

⑦男人在建筑工地上挥汗如雨的场景浮现在女人眼前,女人一阵心疼,眼泪开始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怎么能这么不小心呢?50元,抵得男人干上小半天了。儿子平时嘴馋,每次去镇上总是望着商店里花花绿绿的零食流口水,自己狠了几次心都没舍得给他买。这下可好,新崭崭的50元大钞竟然就这么无声无息消失了。女人感觉热乎乎的眼泪终于淌了下来,瞬间便被冷风吹得没了一丝温度。

⑧离家越来越近,北风仍是不徐不疾,希望也越来越渺茫。一张薄薄的钞票丢在地上,风一吹,说不定早飞到哪里去了呢!女人越发懊恼、失望和自责。女人不由地将搜寻范围扩大到路边的雪窝和树丛中。

⑨就在女人将要绝望时,路边一抹红色突然跃进视线,一张红彤彤的钞票竟然静静地躺在路边的雪地上,像是一簇燃烧的火苗。走进一看,天啊,分明是一张百元大钞。

⑩女人弯腰捡起钞票,心中不由暗暗高兴。老天爷,你让我丢了一张五十的,却又来了一张一百的,是对我的补偿吗?可转念一想,自己的50元终究还是丢了,这个丢了100元钱的人岂不是更加着急?女人头脑中不由地想起刚才教儿子的那些话:做人就得一五一十。这样想着,女人静静地立在风中,她坚信,那个丢钱的人和自己一样,一定会循着原路寻来的。

⑪直到天擦黑,女人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儿子从屋里扑出来,大声说:“妈,你骗我,你又出去揽活了吧?还说去给我买零食?”女人笑了,心里想,等会儿一定要一五一十地给儿子讲讲今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件事。这时,只听儿子又说:“钱都没拿,你还说去镇上?”

⑫女人一怔,赶紧跑进屋里。看见那张绿色的钞票果然安静地躺在桌子上,女人瞬间觉得自己好幸福啊,搂着儿子大笑,眼泪又快流出来了。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①②段的内容。

2.关于选文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段的内容与下文女人失钱、捡钱的情节关联不紧,显得多余。

B. “儿子平时嘴馋,……自己狠了几次心都没舍得给他买。”这句可以看出她是比较吝啬的。

C. 文章多次暗示女人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

D. 文章第段——儿子说妈妈骗他,从这看出女人偶尔也会不诚实。

3.联系语境,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做人就得一五一十,来不得半点虚假。

(2)女人笑了,心里想,等会儿一定要一五一十地给儿子讲讲今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件事。

4.请阅读第③-段,填写下表。

情节

“女人”的情感

准备买年货,出发去镇里。

心定气闲

快到镇上时,发现钱丢了。

A

B

暗暗高兴

想到失主急,静立风中等。

C

回到家里时,见钞躺桌上。

幸福、激动

 

 

5.选文第段在叙述方式上属于___________,有何作用?

6.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路边一抹红色突然跃进视线,一张红彤彤的钞票竟然静静地躺在路边的雪地上,像是一簇燃烧的火苗。

7.结合全文,说说第段中“女人瞬间觉得自己好幸福”的含义。

 

1.女人因孩子不诚实(改成绩)而打骂了他,但内心是痛苦的。 2.C 3.① 做人就要诚实,清清白白。(意思接近即可)② 把今天发生的事情清清楚楚没有遗漏地讲给儿子听。 4.A.慌乱、懊恼、失望、自责 B.返回原路找,捡到百元钞 C.急人所急 5.插叙,交代女人的家庭背景,暗示家庭经济的困难,衬托出女人的形象更加高大,使文章的中心更加突出。 6.示例: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百元大钞在雪地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引人注目。表现了“女人”发现百元钞票时的惊喜。 7.示例:①自己的钱没有丢;②儿子诚实懂事;③捡到百元大钞并归还失主。(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㈠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㈡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文选自《__________》,这是由西汉时刘向整理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著,文选自北宋__________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

2.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

(1)臣之妻_______

(2)面刺寡人之过_______

(3)若孤________

(4)蒙以军中多务_______

3.翻译句子:

⑴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⑵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认真阅读选文相关内容,然后填写表格。

规劝目的

规劝艺术

(方法)

具体说明

规劝结果

邹忌

劝说齐威王广开言路,积极纳谏,兴利除弊。

(1)

从自身比美经历谈到齐王的处境,然后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2)

孙权

(3)

直言规劝

(4)

吕蒙就学,

才略大进

深受鲁肃赞赏

 

 

5.同样是“劝”,邹忌和孙权采用的方式却大不相同,其 原因何在,对你 有何启示(请结合相关背景和自身感悟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词的题目。

B. 诗歌的上阕化用了刘禹锡《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用得不落痕迹,贴切自然。

C. 本词下阕词人慕古伤今,忧患惆怅。

D. 生子当如孙仲谋”,此处赞叹孙权的雄才大略,实际上暗指类似东吴占据了江南半壁江山的南宋,没有出一个像孙权那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

2.词人辛弃疾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于什么,请结合词的上下阕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课文链接

(1)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汉字写出拼音。

他少年外出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竟如此(tuí)_____唐;……家庭琐(xiè)_______便往往触他之怒。

“再试一回,不试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______诚地抱着希望;母亲惊惶了几个月,______夜守着我。

(2)请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下棋不能无争,争的范围有大有小,有斤斤计较而因小失大者,有不拘小节而A_____者,有短兵相接,做生死斗者,有各自为战而B_______者,有赶尽杀绝一步步让者……

旗鼓相当    拳足相加    长吁短叹      眼观全局     自怨自艾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 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 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 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 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电力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当年万里觅封侯,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采葵持作羹。

(3)四面歌残终破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英雄末路当磨折。

(5)吾视其辙乱,_______________,故逐之。                   

(6)《十五从君征》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诉衷情》运用典故,表现词人志愿难为,壮志未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朝太子 咏喇叭》形象写出喇叭吹的恶果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