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长春市双阳区正在进行“每天半小时,阅读伴成长”亲子阅读活动,作为七年级的一员,我...

长春市双阳区正在进行“每天半小时,阅读伴成长”亲子阅读活动,作为七年级的一员,我们都要积极参与,认真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语。(不多于20字)

(2)王局长在开幕式上引用了大量关于读书的励志名言,请你也写一则来激励大家。

(3)小明的家长反对小明看课外书,认为这样影响学习,你作为小明的同学,请帮助劝一劝小明的家长。

(4)借这次亲子阅读的机会,向同学推荐一本你最喜欢的图书,并写出推荐的理由。

 

(1)示例:让读书成为习惯,让生活溢满书香 (2)示例: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3)示例:叔叔、阿姨你们好!阅读文学作品,不但不影响学习,反而能够引导我们关注人类,关注自然,能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让我们在古今中外的名著海洋中自由遨游吧。 (4)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理由:这部小说让我懂得了人生的意义,让我学会了用正确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磨难,用钢铁般的意志与顽强的奋斗的精神迎接生活的各种挑战。 【解析】试题分析:(1)宣传标语,感情要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字数要适中,内容要积极,用语要通俗,句式要整齐,修辞要显明。特别是主题要鲜明,一定不能脱离“每天半小时,阅读伴成长”的主题。平时要注意观察、阅读好的宣传语、提示语、标语等,多体会其中的优点,汲人所长,为我所用。(2)此考查侧重于阅读的宽度、知识的广度。多读书,多接触社会,多体验生活,多了解名人文化,多积累名言知识,多记忆有关读书励志的名言警句,这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学生表述合理即可。(3)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语言要通顺明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商量的口吻,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不能偏离“阅读课外书有益”这一劝说主题。(4)一般都是推荐名著。要推荐名著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如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一书,深刻剖析英国当时的社会现实,这就是思想价值。运用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这就是艺术价值。要找你读过且最为熟悉的经典来推荐,推荐缘由要准确无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完成下列小题。

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至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又见桥东树林之后,尘头大起,疑有伏兵,便勒住马,不敢近前。俄而,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等都至。见飞怒目横矛,立马于桥上,又恐是诸葛孔明之计,都不敢近前。紥住阵脚,一字儿摆在桥西,使人飞报曹操。操闻知,急上马,从阵后来。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

1.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__________》,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________

2.选文中写到张飞一人守在桥头,身边并没有兵马,曹操众多大将为什么不敢上前?

3.选文写张飞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张飞什么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母亲的裙子

母亲今年五十九岁,高高的个子,齐耳的短发,说话声如洪钟,办事风风火火,走路快似一阵风。记得年少的我,牵着母亲的手,总是一路小跑才能跟上她的步伐。

母亲年轻时曾是打篮球的“健将”,球场上无数次地出现她英姿飒爽的身姿。因为岁月的流逝,年岁的增加,母亲已不再打篮球了。但母亲保留了当年的英姿——那双白皙、修长的美腿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唯一替母亲感到遗憾的是:年过半百,有着一双美腿的母亲从来不曾穿过裙子,不管多热的天,总是一条长裤,热得浑身是汗也不肯换条短一点的裤子。没事的时候,我总望着母亲呆呆地想:如果母亲穿裙子,一定很漂亮,也不会热得那样汗水淋漓了。于是,给母亲买条裙子便成了我最大的心愿。

母亲是七十年代的高中生,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十年浩劫给她的心灵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害;母亲接受的又是外公那一套老得掉牙的“儒家传统思想”,“笑不露齿”是她们那代人的风格典范。母亲能够接受这样半截的裙子吗?我决定努力一试。

说实话,我们的家庭条件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清贫的。为了母亲的裙子,我咬牙节省了那一分分、一角角少得可怜的饭费,正打算上街去给母亲买条裙子时,学校却要学生交碘丸费。没办法,母亲的裙子变成了一粒粒入不得口的碘丸。

高中毕业,我以十分之差,与梦寐以求的西南政法大学失之交臂,倒是收到了省财经学院的通知书。偷眼望一眼母亲,我悄悄把那纸通知书藏到了身后。我知道家里是没有多余的钱让我读下去的——因为哥的婚事,家里早就一贫如洗了。偷偷拭去眼角的泪,我随众人踏上了打工的征程。为了母亲的裙子,为了能够在人潮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

几年来,我拼命地工作,发疯般地读书,终于拿到了大学文凭。还因为文笔的清新幽默,获得了全国文学大奖赛的优秀奖,被市公安报聘为特约记者。领导对我赞赏有嘉,将我提拔为总经理助理。那天,我高兴的一夜没睡好,我意识到我该回家了,为了母亲,为了母亲的裙子。

第二天一大早,我跑到街上买了一条城里的老太太们穿着很时兴的桑蚕丝裙子。付钱的时候,我的身心都要飘起来了。

一路的颠簸,我并不觉得累,母亲能够穿上裙子时的兴奋使我一点都不在意路途的艰辛。背着背包,提着箱子,穿过幽径曲折的小路走回家。远远地,望见母亲在门口摘豆角,我喊着“妈”冲她奔了过去。

母亲一把抱住我,眼泪在转,始终没有落下来。她伸出颤抖的手帮我理理头:“走,孩子,咱们回家去。”“别忙,妈,您看这是什么?”我迫不及待地取出那条裙子,母亲用手摩挲着,脸上的表情急剧变化着:想笑,又想哭。我体会得到母亲当时的心境,那该是多么喜悦和激动啊!更有一种为女儿孝心所感动的欢乐。

我把母亲推进室内,硬逼着要她换上裙子。当我坐着喝水的时候,母亲从内室走了出来。初穿裙子的母亲涩涩地,带着小姑娘般腼腆地笑,呵,我的眼睛发亮了:那条裙子穿在母亲身上有说不出的美。我为母亲终于能够穿上裙子而高兴。

母亲仿佛很不自在,双手拈着衣角,在穿衣镜前照了又照:“妮,我这么大岁数的人了,穿上去人家会说是老妖精的!”“妈,你怕什么,穿裙子既漂亮又凉快,干吗老怕人家说嘛?你们那代人的观念就是太陈腐,你们应该从传统的观念中跳出来去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事物………”“好了,别说了,我穿就行了,别老说我土………”母亲冲我笑着说。

晚上应朋友之邀去赴一个约会,回来时已是半夜时分,我打开门,准备悄悄从母亲的房门前溜过。却意外地发现母亲的房间里亮着灯,我悄悄地伸头进去,发现母亲在试穿那条裙子,脸上充满了笑。

几年来家庭的变故已让母亲满头白发,这是几年来母亲最开心的笑。望着母亲的笑,不觉间已是泪满两腮!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白_____  ②颠______  ③腼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如果母亲穿裙子,一定很漂亮,也不会热得那样汗水淋漓了。

(2)高中毕业,我以十分之差,与梦寐以求的西南政法大学失之交臂,倒是收到了省财经学院的通知书。

3.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我迫不及待地取出那条裙子,母亲用手摩挲着,脸上的表情急剧变化着:想笑,又想哭。

4.第一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5.百善孝为先,作者为给母亲买裙子付出了很多,请简要概括作者都做了哪些事?

6.本文作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7.习惯了为儿女付出,但在接受儿女的回报时却往往不自然,这就是我们的父母。相信你的父母也是如此,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讲述一段属于自己家庭的幸福生活,让我们分享你的感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

注释:①凛然:稳重的样子。②指:同“旨”,主要意思。③甫冠:指刚满二十岁。④华靡:奢华。⑤闻喜宴:朝廷赐宴新科进士及诸科及第的人。⑥同列:这里指同年考中进士的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退为家人讲_____________    ②同列之曰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3.从文中看,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本文节选自《_________》,是北宋________(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    ②但当涉猎________

鲁肃过寻阳________    ④卿今者才略________

3.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什么?

4.孙权是怎么劝吕蒙读书学习的?

5.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古诗词背诵默写填空。

①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②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木兰诗》)

③《春夜洛城闻笛》中由己及人,想到此时的浪子,唤起浓浓的思乡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晚春》中,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