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涵养几分静气 宋威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

涵养几分静气

宋威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②这就是“心静”的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

③“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④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                    。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⑤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寂寞忧愁时读一阙《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⑥古人云:“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选自《人民日报》2018.1.16)

1.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首先, A__________;接着,B_________;然后,从三个角度论述怎样涵养静气;最后,C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在第④小节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除了举例论证以外,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试举例并分析作用。

3.请你谈谈对第⑥段划线句子的理解。

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

4.简述你对文中“静气”的理解。

 

1.A用寻表的事例引出论题“静气”; B引用两则名言阐释静的重要。C引用名言阐述涵养静气的意义。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 2.引用论证,如“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引用名言,论证了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的观点,更具权威性与说服力。 3.示例:人心浮动容易让人失去真性,如果一点杂念都不生,我们就能从天地万物之中感受到宁静的快乐。只要使心能保持如此澄清宁静,周围生活中的一切都足以引出无限佳趣,我们也能从中发现生活的真谛。 4.(1)静气是一种“淡泊”的心态,是心无杂念,淡泊浮名,凝神安适,不限于眼前得失的那种长远而宽阔的修养与境界; (2)静气是不受外界干扰的定性,宁静专一的心态; (3)静气是临事不惧,处变不惊,气定神闲的从容不迫的气度; (4)静气是豁达敞亮的境界,是宽容忍让的智慧……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小题考查论证思路。要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理清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的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进行表述即可。本文从一篇故事引出“静气”的话题;然后从严格的自律能培养静心、艰难困苦的历练能培养静心和读书能培养静心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培养静心”;最后点明“静心”的作用。第(2)小题要根据本段的最后一句来分析,应填写“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 2.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结合文章内容和论点套用格式即可。本文除了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大量的道理论证。举出道理论证的句子,分析其作用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罗君为江都,以诚心为主,耻言钩距惠文之事。凡民有讼,曲直决于前,不以属吏。诖误若小过,辄诲谕遣去。视鳏寡孤独之有失其所者,如己致焉。黎明视事,入夜犹不。或讥其太劳,君曰:“与其委成于吏,民有不尽之情,孰若劳己之耳目哉?”居数月,政化大行。民知其长者,不忍欺绐之,讼者益少。

君乃出行诸郊,所过,召其耆老,问以疾苦及所愿。始复大石湖,改名元丰。广袤数百步,溉田千有余顷。岁大穰,亩收皆倍。于是远近自陈愿复陂塘沟渠之利者相属,君一切听许。亲至其地,与之经始。筑大堤以却潮之患,疏潦水而注诸江。凡水利之兴复者五十有五,溉田六千顷。徙其治东南爽垲之地,屋数百盈。以其赢材,驿堠亭馆之在境者。又颇出私钱营制药剂,以给疾病之民,所愈之不可胜计。

罗君名适,字正之。台州海宁人。学术有本末,通于世务,风节凛然,国士也!尝再被召见,皆不合罢归。其莅官行已,所可书者甚多。书在江都者,以为生祠记云。

(选自秦观《罗君生祠记》,有删节)

【注】①钩距惠文:钩距,水战用的兵器;惠文,指惠文冠,武官所戴;代指暴力与强权。②诖(guà)误:牵连、连累。③绐:dài同“诒”,欺骗;欺诈。④耆老:年高而有声望的人。⑤潦(lào)水:同“涝”。⑥爽垲(kǎi):地势高而土质干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⑴曲直决于前___________

⑵入夜犹不___________

岁大穰__________

驿堠亭馆之在境者__________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罗君为江都             当余从师也            (《送东阳马生序》)

B. 徙其治东南爽垲之地     而泻出两峰之间者          (《醉翁亭记》)

C. 不合罢归             皆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

D. 屋数百盈               方秋田之害                (《以虫治虫》)

3.翻译下列句子。

⑴筑大堤以却潮之患,疏潦水而注诸江。

⑵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二章》)

4.请结合具体内容概括短文中罗适的性格特征。

 

查看答案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北朝·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1)一、二两句中“南云”“北雁”象征什么?作者将“心”与“形”分开来写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篱下菊”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请结合上下句品味其中包含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阅读《水浒传》选段,并回答下面两条问题。

孙二娘道:“叔叔既要逃难,只除非把头发剪了,做个行者,须遮得额上金印,又且得这本度牒做护身符。年甲貌相又和叔叔相等,却不是前缘前世。阿叔便应了他的名字,前路去谁敢来盘问。这件事好么?”

(1)孙二娘口中的“叔叔”是梁山上的哪位好汉?___________语段中的“叔叔”为何要逃难?

__________________

此次逃难他落草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游记》中_______的混名也叫行者,这个名字是_____给他取的。

请结合两本书的具体情节说说两位行者在性格上的相似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语文实践活动。

(1)下图是一幅清明图,请描述画面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请从“春雨惊春清谷天”中任选一个节气(示例除外),阐释其含义。

节气:清明

含义:万物生长,清洁明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

(1)千淘万漉虽辛苦,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浪淘沙》)

(2)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                        (吴均《与朱元思书》)

(3)只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____。                      (韩愈《马说》)

(4)_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5)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6)_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西江月》)

(7)刘禹锡《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抒发作者对世事沧桑,亲友凋零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