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文段中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

下列文段中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有奇字无备者,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A. 有奇字无备者  素:向来,一向    B. 刻之      旋:随即,立刻

C. 用讫再令药熔  火:用火    D. 其印予群从所得  为:被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意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注意识记“从、绝”这些常在文言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C.“火”是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用火烧”的意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清朝末年,西太后统治时期,穷奢极侈,暴戾恣睢,丧权辱国,顽固腐朽,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B. 在候车室里,一位贫病交加的老妇人,让人们动了恻隐之心,大家不约而同地向她伸出了援手。

C. 执着于一件事,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其中,心无旁骛,追着自己心中的一缕阳光取奋斗,去努力,为了一个关乎自己一生的梦想。

D. 角色的个性鲜明,是电视剧《康熙王朝》最值得欣赏的地方,甚至连配角都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填写汉字。

①mù_____集            ②摩suō_____          ③俯kàn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诗文名句。

①长江悲已滞,______________。(王勃《山中》)

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__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查看答案

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请以想改变就趁现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二:头顶一片蓝天,脚踏一方热土,我们处在一个共享时代。朋友间的交往,亲人间的欢聚,课堂上的掌声,网络世界的畅游……最难忘,我们一起走过的那段美好时光。

请以“共享”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在所选题号后的括号内打“√”,然后再作文。②若选题二,请自拟文章题目。③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查看答案

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感

宗白华

①园林建筑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

②中国的园林是很发达的。北京故宫三大殿的旁边,就有三海,郊外还有圆明园、颐和园等等,这是皇帝的园林。民间的老式房子,也总有天井、院子,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

③宋代郭熙论山水画,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也是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园林中也有建筑,要能够居人,使人获得休息,但它不只是为了居人,它还必须可游,可行,可望。“望”最重要。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颐和园的长廊不但引导我们“游”,而且引导我们“望”),就是“住”,也同样要“望”。窗子并不单为了透空气,也是为了能够望出去,望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也正因此,园林建筑就是主要通过“可望”来实现这种空间美的。

④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周围粉墙列着许多小窗,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⑤明代人有一小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窗子的美感作用: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

⑥这个小房间和外部是隔离的,但经过窗子和外边联系起来了。没有人出现,突出了这个小房间的空间美。这首诗好比是一幅静物画,可以当作塞尚画的几个苹果的静物画来欣赏。

⑦不但走廊、窗子,而且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美的感受。

⑧颐和园有个匾额叫“山色湖光共一楼”。这就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吸收进来了。颐和园还有个亭子叫“画中游”。“画中游”,并不是说这亭子本身就是画,而是说,这亭子外面的大空间好像一幅大画,你进了这亭子,也就进入到这幅大画之中。所以明人计成在《园冶》中说:“轩楹高爽,窗户邻虚。纳千顷之汪洋,收四射之烂漫。”

⑨概括说来,中国园林建筑的空间美,当如沈复所说的:“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这也是中国一般艺术的特征。

(选文有删改)

1.通读全文,说说中国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是什么?这种空间美主要是通过园林建筑的什么功能来实现的?

2.揣摩第④段“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中加点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3.第⑧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4.试补充一句能佐证中国园林建筑空间美的古诗文。(提示:含“门”或“窗”或“轩”等词的诗句)

5.现在的住宅楼也都有窗户,你认为它能丰富人们对于空间美的感受吗?试结合生活实例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