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地铁丢书行动进京 乘客质疑作秀 15日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地铁丢书行动进京 乘客质疑作秀

15日上午开始,某自媒体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称,将于15日上午8时开始,在包括北上广在内的一线城市地铁中,投放一万本图书。任何乘客在发现被投放的图书后,均可带走进行阅读,并将之在城市中长期传递。

实际上,地铁丢书“大作战”收获的关注度,与多位明星参与密不可分。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当天上午,包括黄晓明、张静初在内的多位演艺界明星同步发表微博,表态加入此次行动。这场地铁丢书“大作战”很快在网络上引发争议。有网友认为,活动的目的在于推广阅读,而发动明星丢书,也是考虑到通过明星效应,可以引起更多关注和参与。更多的网友在质疑:有人认为活动的形式大于意义,而明星的加入,使得其更像一场作秀。参与的明星并非酷爱阅读者。有人表示,从国内的地铁运营环境来看不可行,尤其是在早高峰期,没人会注意到藏书,此外,参与活动的图书是否符合读者阅读兴趣,也无从得知。

材料二:“丢书大作战”:读书也可以很好玩

这个活动是一个叫做“新世相”的微信公众号发起的。公众号的运营方——北京世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汪再兴说,“丢书大作战”源于伦敦“地铁藏书活动”在社交媒体的火爆。

一周前,“新世相“决定组织这个活动。我们写邮件给发起“地铁读书活动”的英国机构的负责人,他们表示支持并向我们传授经验。同时,我们快速确认了京港地铁、海南航空和滴滴顺风车为合作方,作为这次投放的主要渠道,多家出版社支持了此次活动发放的一万余册图书。汪再兴说,在选书上他们有自己一贯的标准,那就是有价值的阅读。下一步,他们会把线上和线下系统优化,在不消耗公共资源的前提下,帮助用户自发完成图书的共享和传递。

“新世相”还在今年6月开展了图书漂流活动。一位内蒙古库伦镇的小伙子在寄回的图书里这样写道:我是一个在镇上小卖部打工的年轻人,之前接触的都是流行书。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好书,我是认真地一个字一个字看完的,我希望在这样的城市里,能有越来越多像这样的好书。

在出版人路金波看来,包括“丢书”在内的一些活动,就是通过流行文化的刺激,让书走到年轻人中间。推广全民阅读,不能仅靠政府层面的推动,必须要玩儿起来,依靠年轻人的力量推广,让阅读不再枯燥。我们的学者、作家、出版人要勇敢冲到年轻人身边,照顾年轻人的需求和口味。

百道新出版研究院院长程三国说:“我曾经看过很多关于读书日的活动,但推广手段陈旧,效率较低。如果能在推广形式和方式上创新,肯定事半功倍。‘丢书’活动很有创意。无论做什么,只要能让更多人参与到阅读上来,都是好的,地铁里‘丢书’的活动类似于以前的图书漂流,但因为地铁人流密集,所以效率更高。”

材料三:英国:“丢书”带来阅读共享

虽然,丢书活动的热潮已经过去一段时间,本报记者来到伦敦,试图通过乘坐地铁,了解为什么伦敦的人们会对“丢书活动”产生极大的兴趣。

伦敦地铁“丢书活动”现在的总负责人是奥克斯雷女士,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实际上,英国人有爱读书的传统,人对纸质书籍更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和怀旧情绪。在信息时代,手机无处不在。英国也受到手机的影响,英国人也经常看着他们的手机屏幕。这也就是为什么‘地铁上的书’这样的活动很重要的原因。有时环境十分重要,我们就想给人们一个选择——为什么不读一本书呢?”

《哈利·波特》中赫敏的饰演者沃特森酷爱读书,她不但参与‘丢书’,还发起了一个名为“我们共同的书架”的读书会,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1.下列对材料二和材料三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丢书大作战”的发起者“新世相”在事前已做过多方面的准备,并取得了各方力量的支持,同时,对此项活动也有后续的规划。

B. 一位内蒙古库伦镇的小伙子在寄回的图书中写到“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好书”,可以看出此次“地铁丢书”活动确实收到一定效果。

C. 路金波认为,学者、作家、出版人要勇敢地冲到年轻人身边,照顾年轻人的需求和口味,这样就能调动年轻人的力量,让阅读不再枯燥。

D. 奥克斯雷女士认为,在信息时代,英国的国民阅读同样受到手机的影响,出现了危机。“地铁丢书”活动显得很重要。

2.材料一中,网友对“地铁丢书大作战”的质疑主要有哪几方面?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3.对“地铁丢书”行动,网友褒贬不一,你认为这样做有利于推广阅读吗?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分析。

 

1.A 2.①从活动的形式,形式大于意义,而明星的加入,使得其更像一场作秀。参与的明星并非酷爱阅读者。②从国内的地铁运营环境,不可行,尤其是在早高峰期,没有人会注意到藏书,③从阅读兴趣,参与活动的图书是否符合读者阅读兴趣,也无从得知。 3.①明星参与,关注度高,可以引起年轻人甚至更多人关注和参与。② 前人的经验,“丢书大作战”源于伦敦“地铁藏书活动”在社交媒体的火爆。“地铁读书活动”的英国机构的负责人,他们表示支持并向我们传授经验。③合作渠道选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出版商的物质支持。(京港地铁、海南航空和滴滴顺风车为合作方,作为这次投放的主要渠道,多家出版社支持了此次发放的一万余册图书。)④选书有标准 ⑤后期有规划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B项中张冠李戴,内蒙小伙寄回图书指的是今年6月的图书漂流活动,并非“地铁丢书事件”;C项中“就能调动年轻人的力量”太绝对;D项中英国的国民阅读“出现了危机”于文无据。 2.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更多的网友在质疑”是重要的语言标志,其后的内容就是网友质疑的具体内容,分条概括即可。 3.本题考查针对文中的某种现象谈自己的看法。这类题目属于探究性题型,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解答时,只需选取其中一个角度就可以了,不要面面俱到。“地铁丢书”能够引起年轻人的参与,人们就有可能选择读书,而非看手机屏幕。需要调动了各方社会力量,并且有长远计划,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二十年后》

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已近夜间10点,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了。

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

“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这是20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你听了觉得稀奇,是吗?好吧,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20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

“那餐馆5年前就被拆除了。”警察接上去说。

男子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亮光,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

“20年前的今天晚上,”男子继续说,“我和吉米·维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们俩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从孩提时候起,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当时,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到西部去谋生。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们俩约定:20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我们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

“这听起来倒挺有意思的。”警察说,“你们分手以后,你就没有收到过你那位朋友的信吗?”

“哦,收到过他的信。有一段时间我们曾相互通信。”那男子说,“可是一两年之后,我们就失去了联系。你知道,西部是个很大的地方。而我呢,又总是不断地东奔西跑。可我相信,吉米只要还活着,就一定会来这儿和我相会的。他是我最信得过的朋友啦。”

说完,男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小巧玲珑的金表,表上的宝石在黑暗中闪闪发光。“九点五十七分了。”

他说,“我们上一次是十点整在这儿的餐馆分手的。”

“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道。

“当然罗!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实在不容易啊!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

又是一阵冷飕飕的风穿街而过。接着,一片沉寂。他们俩谁也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警察准备离开这里。

“我得走了,”他对那个男子说,“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假如他不准时赶来,你会离开这儿吗?”

“不会的。我起码要再等他半个小时。如果吉米他还活在人间,他到时候一定会来到这儿的。就说这些吧,再见,警官先生。”

“再见,先生。”警察一边说着,一边沿街走去,街上已经没有行人了,空荡荡的。

男子又在这店铺的门前等了大约二十分钟的光景,这时候,一 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径直走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住了耳朵。

“你是鲍勃吗?”来人问道。

“你是吉米·维尔斯?”站在门口的男子大声地说,显然,他很激动。

来人握住了男子的双手。“不错,你是鲍勃。我早就确信我会在这儿见到你的。啧,啧,啧!20年是个不短的时间啊!你看,鲍勃!原来的那个饭馆已经不在啦!要是它没有被拆除,我们再一块儿在这里面共进晚餐该多好啊!鲍勃,你在西部的情况怎么样?”

“哦,我已经设法获得了我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你的变化不小啊,吉米。我原来根本没有想到你会长这么高的个子。”

“哦,你走了以后,我是长高了一点儿。”

“吉米,你在纽约混得不错吧?”

“一般,一般。我在市政府的一个部门里上班,坐办公室。来,鲍勃,咱们去转转,找个地方好好叙叙往事。”

这条街的街角处有一家大商店。尽管时间已经不早了,商店里的灯还在亮着。来到亮处以后,这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看了看对方的脸。

突然间,那个从西部来的男子停住了脚步。

“你不是吉米·维尔斯。”他说,“2O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它不足以使一个人变得容貌全非。”从他说话的声调中可以听出,他在怀疑对方。

“然而,20年的时间却有可能使一个好人变成坏人。”高个子说,“你被捕了,鲍勃。芝加哥的警方猜到你会到这个城市来的,于是他们通知我们说,他们想跟你‘聊聊’。好吧,在我们还没有去警察局之前,先给你看一张条子,是你的朋友写给你的。”

鲍勃接过便条。读着读着,他微微地颤抖起来。便条上写着:

鲍勃:刚才我准时赶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当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正是那个芝加哥警方所通缉的人。不知怎么的,我不忍自己亲自逮捕你,只得找了个便衣警察来做这件事。

1.请分析开头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2.结合上下文赏析句子:

这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径直走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住了耳朵。

3.根据文章内容,分析下列句中划线词包含的人物情感内涵:

(1)啊,实在不容易啊!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着读着,他微微地颤抖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刻画的吉米·维尔斯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维克多·雨果,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代表作品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

B. 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在《傅雷家书》中苦心孤诣地教导儿子,他希望儿子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C. 《史记》是东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D.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查看答案

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水浒传》写一百八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很多人物形象深受人们喜爱。下面是中国邮政发行的《水浒传》邮票,读图后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邮票画面及原著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

邮票

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

图1

花和尚  A___

力大无穷

图2

小李广梁山射雁

  B__

图3

  C___(人名)风雪山神庙

奋起反抗

图4

  D___(绰号)斗浪里白跳

    急躁莽撞

 

(2)有人评价图3中这个人物既“忍”又“狠”。请结合相关情节,简要谈谈这个人物 “忍”与“狠”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1)为天下_______            (2)以_______谏故

(3)楚人________之           (4)秦王怫然___________

(5)长跪而________之         (6)休__________降于天

 

查看答案

古诗文句默写。

(1)幽独空林色,____________。(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      

(2)___________,越鸟巢南枝。(《行行重行行》)

(3)______________,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4) “田家四月闲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写出了农民劳动的艰辛、繁忙,白居易的《观刈麦》中与此意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把早行情景写的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轼的《浣溪沙》中暗示暮春节令,同时描绘宁静、祥和、美好的乡村景色的词句是____________    

(7)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