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领略迷人的西域风情,聆听沙的呼吸,触摸历史的脉搏——追寻丝路”这是某旅行社刊登...

“领略迷人的西域风情,聆听沙的呼吸,触摸历史的脉搏——追寻丝路”这是某旅行社刊登的广告。现有顾客上门咨询,请你当一名历史导游,依据下图及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莫高窟壁画

(1)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上图所示壁画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二)  地图博物馆

(2)他从__①__(城市名)出发,穿过(河西走廊),最终到达(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地方,这在古代称为__②__,最远可到达__③__

(材料三)  史书地方志

汉朝设立西域都护,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在通往中亚、西亚的路线上修道路、设驿站、筑长城,为来往使团、商旅提供食宿、交通和安全保护。沿着这条道路,千余年间,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汉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七上历史教材

(3)材料三认为“丝路”的长期维持主要得益于西汉政府设立的什么机构对西域的有效管辖?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4)结合材料二谈谈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有何作用?

 

(1)张骞出使西域 (2)长安;西域;欧洲 (3)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4)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桥梁。(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壁画反映的是汉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的情景;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西汉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交往及经济文化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2)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人们把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从长安(今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今新疆地区,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大秦的陆路交通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因而被称作“丝绸之路”。故①长安;②西域;③欧洲的大秦。 (3)依据材料三“汉朝设立西域都护,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在通往中亚、西亚的路线上修道路、设驿站、筑长城,为来往使团、商旅提供食宿、交和安全保护。沿着这条道路,千余年间,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认为“丝路”的长期维持主要得益于西汉政府设立的西域都护对西域的有效管辖;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益密切。公元前60年(汉宣帝时),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地区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交流,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是炎黄子孙共同的心愿,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阅读材料一,请回答:李白诗中所述的是秦王的什么贡献?

(2)根据图例指出: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在政治上创立了什么重要的制度?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他又创新了什么地方行政制度?

材料二“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3)材料二中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一主张被汉武帝采纳后,对儒家思想的地位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材料三三国鼎立形势图

(4)材料三中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军阀混战的局面,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请根据《三国鼎立形势图》正确填写三国的名称。

A__B__C__

 

 

查看答案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2018年是十九大后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发展举世瞩目证明: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能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1)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工具)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商君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史记·商君列传》

(2)材料二中的“商君”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二指出在“商君”变法的措施中,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哪一项?

(材料三)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3)材料三中的“魏主”指的是谁?他为“断诸北语,一从正音”采取了什么措施?除此以外,“魏主”还采取了哪些措施?(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改革创新的作用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水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时,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1)材料一中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历史上称做什么制度?禹死后标志着“公天下”被“家天下”取代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哪一个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材料二: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求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候。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

(2)材料二中西周实行的是一种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这种政治制度在当时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材料三:台湾学者管东如是说:“在建制解体的过红中,一种新的‘政体细胞’开始在几个大诸侯国生,那就是‘县’制,循此发展,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终至成为行于全国的一种新的政治制度一由皇帝专制的‘郡县制’。”

(3)依据材料分析指出“一种新的‘政体细胞’”是什么?依据材料推测这种“政治细胞”开始于何时?秦朝统一后创新发展推行什么制度?

(4)依据上述材料谈该你对我国制度发展演变,得出了什么重要启示?

 

 

查看答案

“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周杰伦这首“中国风”歌曲的MV中出现的画面应该是

A. 王羲之的作品

B. 郦道元的著作

C. 龙门石窟造像

D. 顾恺之的作品

 

查看答案

当看到某同学画了许多不同边数的正多边形,埋头计算圆周率数值的情景时,我们知道该同学正在探究

A. 韩非子的思想    B. 祖冲之的贡献    C. 张仲景的理论    D. 毕昇的活字印刷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