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列选项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下列选项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

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                              

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公车上书”,揭开戊戌变法的序幕,①是正确的;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戊戌变法正式开始。9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失败,③是正确的;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百日维新”。②是正确的。A符合题意;这次清政府也没有让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④是不正确的。BCD不合题意。由以上分析可知,B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      )

①旧式农民战争的局限性   

②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③没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   

④内部争权夺利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最早的近代工业企业出现于(      )

A. 鸦片战争中    B. 甲午中日战争中    C. 戊戌变法中    D. 洋务运动中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城市的一座纪念雕塑,寓意着中国人民禁烟的伟大胜利。该城市是(  )

A. 上海    B. 福州    C. 虎门    D. 南京

 

查看答案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皇帝之下,有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自此形成的三公九卿制度,对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的设置,有着重要的影响)。三公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材料二: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要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材料三: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如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1)材料一中的“皇帝”是谁?“三公”除丞相外还有哪两“公”?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官制的什么变化?“帝方自操权柄”是什么意思?

(3)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设立机构的是谁?请你对该机构的设立作简要评价。

(4)结合材料二三,我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呈现什么发展趋势?

 

查看答案

中外交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道奇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安是整个丝绸商贸之路的起点。正是有了丝绸之路的沟通,长安拥有了海纳百川般雍容丰厚的文化,留下了众多丝路通商的痕迹。经过几百年的西域通商,到唐朝时,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全世界的人们都向往着这个神奇的城市,唐朝也从容地汲取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营养滋润。

材料二:《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材料三: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朝都城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这一时期为中外友好交往做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及其事迹。

(2)依据材料二回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回答,郑和成功地实现远航的技术条件有哪些?

(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政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