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雍正八年,刑部尚书之子徐骏作诗“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而被人告发,清廷...

雍正八年,刑部尚书之子徐骏作诗“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而被人告发,清廷即以“于诗文稿内造为讥讪悖乱之言”的罪名,照大不敬律将徐骏“斩立决”。历史上把清廷的这一做法称为(  )

A. 焚书坑儒    B. 独尊儒术    C. 八股取士    D. 大兴文字狱

 

D 【解析】 试题依据材料中“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可推断出其指的是清朝大兴文字狱,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清朝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而对不利于他们统治的言行进行严厉钳制的措施,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分析可知D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

A. 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B. 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C. 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查看答案

我国古代许多的英雄人物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抒发民族英雄戚继光爱国情怀的诗句是(  )

A.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C.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D.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查看答案

“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这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所涉及的历史人物是(  )

A. 郑和    B. 渥巴锡    C. 郑成功    D. 戚继光

 

查看答案

“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反映了(  )

A. 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把持高官

B. 隋朝时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C. 唐朝时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内容

D. 明朝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

 

查看答案

下列甲、乙、丙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丙图反映的朝代是

            甲                  乙                        丙

A. 秦朝

B. 西汉

C. 唐朝

D. 明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