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

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C 【解析】 试题此题为材料选择题,通过材料考查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的史实。据题文材料中一位民族资本家的话说的意思是西方国家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丰富资源开工设厂,省却了运费和关税,得到很大便利。根据所学知识,西方国家在中国开工设厂是在《马关条约》之后,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治之年。唐玄宗统治前期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材料中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查看答案

“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

A. 夏启

B. 秦始皇

C. 北魏孝文帝

D. 唐太宗

 

查看答案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材料二

(2)图一“铜版”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项发明?图二“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什么材质的货币?《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请说出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的名称。

(3)如果你选用以上图片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那么确定的研究主题是什么?

 

查看答案

选官用人是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中兴以人才为本”,自古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官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zānfǔ)望之继世。孤寒失之,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二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gòu)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三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廖燕《明太祖论》

(1)材料一中“科第之设”是指哪一制度的创立?创立标志是什么?

(2)材料一中“科第之设”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述“科第之设”的历史作用。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赵匡胤)问赵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也,天下人神之福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

材料三: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哪位帝王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制度?他的统治历史上称之为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宋初统治者主要想解决前朝留下来的什么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宋初采取了哪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军事、政治各一例)?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是什么?废除丞相后,明太祖又是怎样改革行政机构的呢?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表现是什么?

(4)以上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