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他)“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于治平了洪...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他)“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于治平了洪水。这位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   )

A. 黄帝    B. 炎帝    C. 蚩尤    D. 大禹

 

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所以答案选择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果我们要研究元谋人、北京人等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的情况,最可信的史料来源是(  )

A. 神话传说    B. 史书记载    C. 考古发掘    D. 学者推断

 

查看答案

下列图片符合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是(  )

A. 半地穴式房屋    B. 打制石器

C. 稻谷    D. 彩陶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原始人类起初靠采集和渔猎获取食物,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饲养牲畜、制作陶器、建造房屋,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

材料二

18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蒸汽机的汽笛发出了第一声呜响,世界展现出一派崭新的景象:工厂里机器在轰鸣,江河中轮船在航行,铁路上火车在奔驰……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代。

材料三

这场革命包括两部分—一积累信息和传播信息……仅世界各地每24小时公布的科学信息,其量之多,即可填满7套24卷一套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同样空前的、爆炸性的是用计算机储存和检索信息的速度。还有以光速——尤其是通过卫星——向全世界发送信息的速度。任何国家中的任何人都能通过报纸、杂志、收音机、电视机或计算机得到这种信息。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文明史观认为,从本质上说,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过程……而不同的方面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又可分为不同的阶段,如物质文明史又可分为采集渔猎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几个阶段。各国各地区的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黄河、长江流域有代表性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的名称。(写出两个即可。2分)

(2)材料二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蒸汽机改良成功与哪一位历史人物有关?

(3)材料三中的“这场革命”指的是什么?“这场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4)写出材料四中的主要观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霸斗争愈演愈烈。它们根据各自的利益结盟,最终形成了两大对峙的军事集团……随着两大集团的形成,国际局势更加动荡不安。争霸各国剑拔弩张,欧洲大陆的上空密布着战争的乌云。

材料二

1919年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在西方的相互关系。但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它们之间的矛盾仍很尖锐,各国海军军备竞赛加剧。1921年11月12日~1922年2月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了一次会议,参加国有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葡萄牙和中国。会议实际是在美、英、日三国操纵下进行的。

——罗伯特.E.勒纳《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材料四

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已走向缓和,但是大国强权和霸权主义造成的地区争端以及恐怖主义活动仍在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国际社会只有用对话代替对抗,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才能真正避免战争,维护和平。

(1)写出材料一中“两大对峙的军事集团”的名称。“争霸各国剑拔弩张”,最终成为“战争”导火线的是哪一事件?

(2)材料二中两次国际会议的召开导致“一战”后帝国主义国际关系新格局的形成,这一格局被称为什么?

(3)分别写出材料三中两幅图片反映的世界局势。

(4)谈谈从材料四中得到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巩固清朝统治,李鸿章提出变“成法”、立“奇业”的主张,即在不变更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略事变革,发展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加强内部统治,对付新的“变局”和“强敌”。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材料四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相继展开。

(1)材料一中李鸿章“变‘成法’、立‘奇业”’的主张后来在哪一运动中付诸实践?这一运动的目的是什么?结局如何?

(2)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材料三中所说“正确的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写出标志新中国成立的重大事件。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性事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