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人民日报》2017年8月22日载文指出,截至2017年6月底,十二届全国人大及...

    《人民日报》2017年8月22日载文指出,截至2017年6月底,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新制定法律20件,通过修改法律的决定37件,涉及修改法律101件。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立法的体制机制更加成熟定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立法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立法机关与社会公众的沟通机制更加顺畅,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更加健全。每一次立法都反映民智民意,每一部法律法规都经得起实践检验。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恪守立法为民理念的原因,并说明让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意义。

 

(1)原因: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作主本质上是一致的。 ②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 (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2)意义:①有利于使社会主义法律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调动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积极性。 ②有利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拓宽民意反映渠道,实现民主立法和科学立法。 ③有利于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推动依法治国进程。 (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以我国坚持依法治国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恪守立法为民理念的原因,并说明让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意义。第一问属于原因类主观解析试题。第一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或者主体指向;第三,结合发散指向与设问核心,正确作答即可。第二问属于意义类主观解析试题,考生要解答意义类问题,首先要学会审题,做到思路清晰,要紧扣材料,力求准确全面,体现一定的综合性。故考生着重可以从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调动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积极性、拓宽民意反映渠道,实现民主立法和科学立法与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推动依法治国进程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下面漫画《呵护》(作者:焦海洋表明

①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②我国的宗教发展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③我国为发挥宗教积极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我国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以科学态度对待宗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盘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①只有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才能行使自治权

②有利于现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诺的新型民族关系

③消除了我国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④满足了各少数民族人民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门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门隅和墨脱地区,解放前仍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西藏解放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门巴族人民逐渐摆脱经济落后状态生活有了显著改善。这说明

①我国消除了各民族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②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③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优越性

④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

 

查看答案

201788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内蒙古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共同建设保卫这片辽阔富饶的土地是自治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各族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实惠这充分说明

①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②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很大的优越性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④我国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形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题文)某社区有汉、回、白、彝、傣等二十多个民族居住。每逢民族节日,各族群众都一起欢庆,“通过民族节,众筹百家宴”。在泼水节大家到民族团结广场相互泼水祈福,在火把节组织篝火晚会一起载歌载舞,在开斋节一起吃馓子、油香……该社区各组群众通过民族节

①是各民族实现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②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③实现了多民族地区社区组织的自我完善

④是各民族相互尊重、文化交融的生动写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