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歌是宪法确定的国家重要象征和标志。但在现实生活中,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歌是宪法确定的国家重要象征和标志。但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不尊重国歌的行为,比如奏唱国歌随意化,又在诸如婚丧嫁娶、门店开业等私人场合奏国歌、歪唱国歌等,这些行为无形中损害了国家的尊严。

2017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歌立法作出重要批示。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法制工作委员会立即着手开展调研起草工作,广泛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听取中央有关部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以及权威音乐家的意见,经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草案)》。2017年9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相关规定,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新闻媒体应当采取积极开展《国歌法》的宣传工作,普及奏唱礼仪知识,同时要求各相关单位应当做好有关国歌使用的审核工作,防止出现违反《国歌法》规定的情形。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国歌法》的制定过程并从公民和政府角度就如何推动《国歌法》的贯彻落实各提两个要求。

 

(1)制定过程: ①人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立法工作,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②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广泛征求意见,听取专家建议,做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③人大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表决通过《国歌法》,行使国家立法权。 (2)如何推动: 公民角度: ①公民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公民不能为了个人经济利益,损害国歌尊严; ②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自觉履行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义务,规范庄严奏唱国歌,遵守《国歌法》的相关规定; ③公民要勇于监督,积极同生活中遇到的有损国歌尊严的行为作斗争。 政府角度: ①政府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进行௿法宣传,营造学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凝聚每一位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②政府要依法行政,严格规范执法,做好有关国歌使用的审核工作,防止出现违反《国歌法》规定的情形。 14.(1)应该继承传统文化的理由: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纽带。能给人精神动力。 ②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要发扬和继承的。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应尊重传统文化,让人们更多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注重文化创新的理由: 【解析】 本题以《国歌法》的制定出台和实施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公民的监督权、、政府的职能、依法行政、民主集中制、人大的职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国歌法》的制定过程体现的道理考生可从人大行使立法权,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等角度进行说明。如何推动《国歌法》的贯彻落实,从公民的角度,考生可从公民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自觉履行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公民要勇于监督,积极同生活中遇到的有损国歌尊严的行为作斗争等角度进行说明。从政府的角度,考生可从政府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政府要依法行政,严格规范执法,防止出现违反《国歌法》规定的情形等角度进行说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民族农村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是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事关民族团结与繁荣,要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在于“精准识别”。但是,名族农村地区情况错综复杂,“精准识别”难度大、问题多,主要表现为:部分村干部对精准扶贫政策把握不准,未严格执行贫困人员认定标准和评选程序,出现“关系户”“人情户”等现象;部分村干部对精准扶贫工作不重视,在贫困户建档立卡时走过场,对精准扶贫数据没有进行认真核实;部分农户不讲诚信,谎报收入情况或故意伪造贫困事实。

结合材料,分析民主管理在解决民族农村地区扶贫“精准识别”问题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常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1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

材料二 十八大召开后,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文化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在新闻出版、电影电视、动漫游戏、表演艺术、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当前我国文化发展中仍存在不少乱象,例如文化产品内容低俗化、文化价值取向出现偏差、肆意炒作而忽视道德底线等。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方能有效解决我国文化领域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查看答案

企业家精神再度写入201 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央首次以文件形式明确企业家精神的价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齐鲁大地崛起了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影响的现代企业,他们根植于齐鲁文化沃土'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创新时代精神,成为新时期鲁商文化的典范。山东五征集团拥有传统优势的农用车市场,在企业内部推行“互联网+”,以创新的思维方式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运用新技术提升客户使用体验,引入智能化、数据化、网联化的售前售后手段,进而推动国内三轮汽车市场的升级。并将目光放在客户专业化、个性化应用需求方向,开发适应性更好的产品,突破摩托车和重载电动车等农村运输、作业替代产品市场,以实现拓展新市场、满足新需求的发展目标,令五征集团的优势产品形成产业内的主导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相关知识,分析山东五征集团成为产业内主导力量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固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大量礼仪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处于渗融并存的状态,又由于礼仪文化的糟粕所产生不可低估的消极作用,我们忽视了传统礼仪文明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学校对礼仪养成教育不够重视,许多不文明的行为亦有增无减。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重建一套现代文明礼仪。

当前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正走进世界舞台中心,现代文明礼仪建设尤为重要。结合材料并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在新时代我们应该怎样重建一套现代文明礼仪。

 

查看答案

多年来两会不再提供沏茶服务取而代之的是矿泉水今年两会上矿泉水上多了一个小标签用笔考轻松写下名字,没有也没关系,用指甲轻轻一划也可以写文字,此种方式更易将喝剩的矿泉水保管在用针对此细节,写一篇新闻稿,以下最契合的标题是

A. 认真履职积极为人民发声

B. 牢记宗旨两袖清风展新风

C. 勤俭节约转变职能暖民心

D. 践行节俭引领社会新风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