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加强战略对接,务...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加强战略对接,务实合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在目标、理念、情感和文明方面的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和相互认同;是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丝路建设理念得到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的支持和拥护的生动体现。

做到“民心相通”并非易事,“一带一路”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有四种大型文明和上百种语言。不同国家、不同族群的社会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习俗千差万别。差异往往意味着矛盾和冲突,任何一项国际事务的开展都不可能畅通无阻,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海外媒体不断制造出中国威胁论、文明冲突论、中国模式输出论、经济帝国主义论、朝贡体系复活论等带有偏见性的论调,影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人民的民心相通。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丝路建设理念加以说明。

(2)联系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应该如何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人民的“民心相通”。

(3)假如你是外交部发言人,请你举办一次发布会,就海外媒体的论调进行驳斥,列出两条发言提纲。(每条10—30个字)。

 

(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同国家、不同族群的社会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习俗千差万别,表明“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民心相通”,需要“共商、共建、共享”的丝路建设理念。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丝路建设理念可以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策沟通、设施融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等,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 (2)①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沿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促进文化交流;②积极主动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③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宣传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和丝路建设理念,打破海外媒体对我国的中伤。 (3)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主张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永远不称霸;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踣,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尊重他国主权。 【解析】本题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点出了要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这一主题。试题从《文化生活》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大众传媒、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等知识点,着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1)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设问指向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丝路建设理念,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二者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一方面,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统一。 (2)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知识,设问指向我国应该如何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人民的“民心相通”,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可以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等角度思考回答。 (3)本题是开放型题型,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发散思维能力,是一道限制性开放式问题。发言提纲有着广告设计宣传理念的属性,它宣传正面积极的理念,应该遵循思想政治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倡导性原则。设计既要有听觉冲击力,更要有心灵震撼力,能让人易懂、易记、难忘,不能啰唆、含糊,应避免用长句、拗口之语。在整体上,设计要符合简洁、精练、健康的原则。回答时围绕我国的外交政策进行设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新经济指新的经济形态,以互联网+、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为代表) 。

材料一:新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居民的生活。没时间去逛街,可以在网上买到来自天南海北的商品;银行卡上的结余,可以随时转到理财账户;约朋友吃饭,可以查查哪里有特色餐馆,有没有团购或其它的优惠活动等等。面对新经济的扩大,政府正在积极促进它的健康发展。

材料二:为更好地促进新经济发展,国家发改委组织调研组于2016年4月赴S市开展系列调研活动。调研组分别召开了市有关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业座谈会,赴大型企业和园区进行实地考察,认真听取有关方面对国家加快培育新经济的意见和建议。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一,说明“新经济”对居民消费的积极影响。

(2)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分析政府在促进新经济发展方面应如何担当?

 

查看答案

20171111日,经党中央批准的全国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在太原召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先由北京、山西、浙江等地试点总结经验加以完善,然后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在各地推开。下列做法与此体现相同哲学道理的是

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③“解剖麻雀” “抓好典型”      ④“工作要做到点子上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你认为下边漫画最贴切的标题应该是

A. 发展:对立与统一    B. 突破:舍弃与创新

C. 定位:主观与客观    D. 奋斗:理想与现实

 

查看答案

“思政课居然可以这么上!”近日,上海大学一堂“时代音画”通识课上,该校社会学院和音乐学院教授联袂,用音乐旋律和历史回顾,声情并茂地讲授了“国歌如何一路走来”。整个课堂学生爆满,“蹭课族”只能席地而坐。不少学生听完课后表示,原以为沉闷闷的课堂,没想到却是热腾腾,收获满满,时间也转瞬即逝,总感觉没听够。思想政治课上所发生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教学应该在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上下功夫

②创新呈现方式能更好地发挥其育人导向作用

③思想政治课应该将尊重历史事实作为第一原则

④教学设计应该充分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模拟古代的海水水样实验中发现,黏土一定条件下会形成水凝胶,在几十亿年的过程中,水凝胶对各种化学物质发生复杂反应后形成的蛋白质、DNA,最终促使活细胞正常运行的过程起到了制约和保护的作用,直至包围活细胞的细胞膜发育完全为止。黏土是可以使生命成为可能的复杂生化物质的起源地,这一研究成了中西方神话故事所说的神用“泥土造人”的科学佐证。材料表明了:(   )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在实践中推动认识的深化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世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③意识作用在于能动地认识世界和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④科学研究实验能够成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新标准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