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公布了“国家账本”。2018年我...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公布了“国家账本”。2018年我国政府将加大财政支出规模,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现“聚力增效”。全年用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地方专项债券比上年增加5500亿元;中央财政补助地方专项扶贫资金比上年增加200亿元;中央财政共安排大气、水、土壤三项污染防治资金比上年增加64.65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40元,达到每人每年490元。

概括上述材料所蕴含的经济信息,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意义。

 

2018年我国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趋向不变;进一步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共性、普惠性。 有利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民生,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解析】本题以2018年我国政府将加大财政支出规模,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现“聚力增效”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概括材料蕴含的信息,然后分析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意义。本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小问题,针对第一个小问题需要考生对材料进行充分解读,从中提取出关键性的信息,主要说明2018年我国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即可。第二个小问题属于意义类主观解析试题。 意义类非选择题主要是给出一定的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对材料中所呈现的事件、采取的措施或提出的方案等所具有的意义或影响作出具体分析。故本题中考生着重可以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以及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说:“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让我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①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人们对幸福人生的评价往往因人而异

⑧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才能获得幸福人生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 “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的理想精神、“爱国如家,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都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下列名言与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A. “爱国如家,先忧后乐”——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C. “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矛盾普遍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查看答案

2018125日,全球顶尖学术期刊《细胞》发表了中国科学家的一项成果,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团队率先攻克了体细胞克隆灵长类动物这一世界难题,该成果将有利于更精确、更快捷地开发治疗脑疾病、肿瘤等疑难杂症的新药。这表明

①实践是科学研究探索真理性认识的目的

②尊重客观规律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③科学研究的课题产生于社会实践的需要

④科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受客观条件制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目前,人工智能正在取代传统的人力。在很多领域,人工智能的能力已经超越了人类的大脑功 能,未来世界将更加智能化。这说明

①人工智能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创造出新的物质形态

②人工智能能够模拟人的思维,改变事物的固有属性

③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积极能动的人为联系

④人工智能能够延伸人的认识器官,推动实践活动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纪录片《创新中国》聚焦我国在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等最前沿领域的科学突破,以小切口、全视野、大立意记录中国在创新驱动的战略下,逐步迈向“中国创造”的辉煌成就,引起社会各界热议和赞誉。这说明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的源泉

②现实主义作品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主旋律

③人民的意愿是检验文化创新的唯一标准

④人民真正需要的是健康有益的社会主义文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