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纪念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

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纪念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仪式结束后参观了《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国家领导人如此重视抗战历史资料,是因为这些资料

①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为人类所特有

②可以为人们更好地缅怀先烈提供重要的物质载体

③可以教育民众铭记近代屈辱历史,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

④可以更好地打造各地的文化形象与品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文化的作用。选项①说法正确,但不是国家重视这些历史资料的原因所在,故排除。选项说法错误,这不是重视这些历史资料的真正原因及其意义,故排除。选项②③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每到传统节日,总有一些东西使我们的心变得柔软,有对于家人与故乡的眷恋,还有对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珍视。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接桃符老兴偏。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千百年的年俗。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种全新的基于互联网的年俗文化正逐渐形成:全家人围在一起,在群里抢红包,发微信拜年,晒年夜饭,看看春晚……

材料二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17年,《中国新歌声》(原《中国好声音》)持续火爆。在选秀节目普遍走入低谷的今天,《中国新歌声》收视率持续火爆的原因主要有:首先,它以新闻的视角和公益的诉求,以温暖励志的人文情怀鼓励人们通过艰苦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其次,它引进荷兰《 The Voice of Hoand》的电视节目制作版权,并成功地加以本土化改造。再次,它的选手大多来自普通百姓,他们的人生经历让节目具有草根色彩,更能引起百姓共鸣。“持续火爆的《中国新歌声》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2016年英国国际传煤、越南国家电视台相继订购中国原创揭秘《中国好歌曲》,结束了只“引进来”不“走出去”的历史。

(1)针对传统年俗的变化,有人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传统节日会丧失鲜活的生命力,也有人认为它会迸发出新的生机。结合材料一,请用文化生活的知识阐明后一种观点的理由。

(2)结合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就人们如何更好的让传统年俗迸发出新的生机提出两条建议。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化民生,是指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也就是人民生计中的文化层面。促进文化惠民、改善文化民生,是文化小康建设的紧迫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成立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到发布《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等文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加速推进。随着文化设施利用率不断提高,符合群众口味的服务内容不断丰富,老百姓在精神文化上的“获得感”也不断增强。

脱贫离不开文化,文化有助于脱贫,文化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2016年,贫国地区民族自治县、边境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工程启动。文化对发展的促进带动作用不断彰显,文化小康工作“短板”不断补齐。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在劳动人民实践基础上,主要形成于黄河流城,以观察该区城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在随后生产生活中,我国劳动人民又动态地修改和完善了与节气相关的农谚,并逐渐衍生出节日文化和生产仪式等习俗活动。近年来,凝聚着各族人民的伦理情感和信仰的九华立春祭、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等民俗活动陆续被列为“二十四节气”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指出我国文化小康建设相关措施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体味文化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文化和人的关系的。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意义。

 

查看答案

2017年“感动中国”人物——“长春一汽”李万君的颁奖辞:你是兄弟,是老师,是院士,是这个时代的中流砥柱。表里如一,坚固耐压,鬼斧神工,在平凡中非凡,在尽头处超越,这是你的人生,也是你的杰作。这就是“工匠精神”,我们应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使其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工匠精神(     )

①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要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加以传承

②是与时俱进的,要不断注入时代精神进行丰富发展

③应得以弘扬,是不断增强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④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其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对佛教中国化做了精辟而深刻的阐述:“佛教产生于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的消失

③要充分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的一切成果     

④文化的交流借鉴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儒家思想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它不断吸收异质文化,完善自己。比如,宋明理学对于心性的关注,直接受到了禅宗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儒、道、释三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是一个例证。儒家文化的发展

A. 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B. 印证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C. 说明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因时而变

D. 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