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来自全球120多个...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来自全球120多个国家近300个政党的600余位嘉宾齐聚北京,参加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话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的主旨讲话,全面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行动,言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思考和答案,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深谋远虑和责任担当,为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注入了强大的中国信心与力量。

事要去做才能成就事业,路要去走才能开辟通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世界各国政党和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的理念,其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文化理解”,需要不同国家与民族以文化理解为基础,在平等相待、价值中立、相互尊重的文化观念之下展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交流,最终避免文明的冲突,共建一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未来。

(1)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领导人基于对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而贡献的“中国方案”。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谈谈你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2)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应如何促进“文化理解”。

(3)请你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设计两条宣传标语,并说明其方法论原则。

 

(1)①发展具有普遍性,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各国应该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并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我们要站在新事物成长的立场上,促使其成长、壮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各国人民的心声,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必将有利于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2)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进程中,文化多样化必将深入发展。要在推动经济、政治发展与交流的同时,加强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 ②文化多样化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③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④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交流中传播。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发展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充分吸收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3)联系的观点: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对立统一观点: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言之成理即可给4分) 【解析】此题以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作为背景材料,分别从哲学生活、文化生活的角度,考查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发展的实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多样性、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相关知识。 (1)此题考查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发展的实质等相关知识。此题要求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属于有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设问要求谈谈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属于认识类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依据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发展具有普遍性,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各国应该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并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我们要站在新事物成长的立场上,促使其成长、壮大;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2)此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多样性、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相关知识。此题要求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应如何促进“文化理解”。从知识范围看,属于无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首先要依据材料判定考查的知识范围;从设问的指向性看,属于措施类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依据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多样化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交流中传播。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3)本题是开放型题型,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发散思维能力,是一道限制性开放式问题。解答时注意一共两小问,第一小问要求涉及两条宣传标语,第二小问要求说明方法论原则。只要符合现实、切实可行即可。如:联系的观点: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对立统一观点: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的中国,广大公众希望交通不拥堵、追求吃得健康安全、呼吁保护个人信息。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库兹涅茨环境曲线”,是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用来描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变化关系的的曲线,它揭示了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呈倒U形。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改革力度和政策密度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它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五年来,美丽中国建设迈出了重要步伐。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美丽”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并列.不仅为坚定不移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境界,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赋予了新的内涵。

有人根据“库兹涅茨环境曲线”指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曲线中的“拐点”会自然出现,请你说明这种观点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并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意义。

 

查看答案

创意小达人杨帆同学根据汽车ABS系统的原理,开发出一套适用于自行车的ABS系统。杨帆汁划融资把该系统转化为产品卖给共享单车企业,以提高骑行者的出行安全。这说明

①人们多样的价值选择是取得创意成功的源泉

②事物价值的实现建立在物与人的关系基础上

③同学的创意从根本上推动了事物价值的转变

④人们可以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去建立新的联系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在深刻变革的时代,解决中国问题不能简单套用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也不能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更不能简单套用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和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只有通过不断实现中国理论创新而加以实现。这是因为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辩证否定观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④同一事物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其特殊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是工作方法和工作原则,也是发展的重大原则,必须长期坚持。发展要处理好“稳”和“进”之间的关系,而“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改革的不断前进和结构优化的不断升级。因此,“进”在很大程度上是更加重要的。这体现了

①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②看问题要把握好事物的性质和主流

③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