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关乎公民的切身权益。编纂民法典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民事法律体系的成熟与完善。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修订过程如下:
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提出编纂民法典的任务;
2015年8月,编纂民法典列入了调整后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2016年7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闭幕,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标志着民法典编纂工作正式进入立法程序;
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
(1)依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民法总则的制定过程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材料二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原有的民法通则部分条文已经过时,时代的变迁呼唤新的民事法律制度的产生,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有力地促进了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完善,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民事立法体系化进程。
(2)依据材料二,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阐明我国制定民法总则的合理性
目前,北京许多大街上的垃圾桶、路灯杆、指路牌等公共设施都贴上了二维码。市民用智能手机扫一下,不仅能了解设施的基本信息,还能在线反映公共设施存在的脏乱、破损等问题,并且短时间内就能收到反馈问题的处理结果。这一举措
①能促使政府更好地改进城市生态环境
②让市民更加便利地参与社区民主管理
③用信息技术提升了城市的精细化管理
④为公民民主监督提供了新手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为推进出租汽车行业改革,规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发展,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样做
①有利于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应制度反映公民意志
②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③有利于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推动民主政治发展
④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体现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7年3月30日,沈阳、鞍山、抚顺15个基层法院分别对辽宁41名涉拉票贿选人员作出一审宣判。对高宝玉等41名被告人分别以破坏选举罪、贪污罪、受贿罪、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等刑罚。这表明在我国
①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审慎投票
②为避免贿选行为,人大代表的选举应该实行等额选举
③人民法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应对民主选举活动实施监督
④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公民平等地适用法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17年3月,S省启动了省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标识化喷涂工作,到3月底,全省所有公务用车都已喷涂上醒目标识,写上“公务用车”、“监督电话12345”字样。S省这一举措( )
①扩大了公民的监督权,完善了权力监督体系
②方便了公民政治参与,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③规范了公权力的行使,有助于防止权力重用
④拓宽了民主监督渠道,有助于减少权钱交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某地人民法院依据《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探索人民群众参与司法活动的制度渠道,尝试“1+4”(1 名法官和4 名人民陪审员)的大陪审模式,主审法官负责法律适用的裁判,人民陪审员行使事实认定主导权。该项改革 ( )
①有利于扩大地方法院的管辖权 ②体现了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
③有利于人民对司法活动行使监督权 ④表明了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