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出国留学是开放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欢到中...

出国留学是开放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欢到中国留学。从2010年至2014年,美国从高中生到硕士研究生,来中国留学的人数从两三万人增加至近10万人。近年来,中国大陆出现了日益强劲的出国留学热,低龄化倾向非常严重。2014年向美国输出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前三甲是:中国大陆(274.439人,占比31%)、印度(102.673人,占比11.6%)、韩国(68.047人,占比7.7%),这三个国家的留美学生人数占了美国留学生总数的50%。催生这股留学热的动力,除中国大陆人经济收入随改革开放不断增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一些人把出国留学当成了挑战或者是遮避现行高考制度的一种方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评价当前出现的“留学热”。

 

①文化在传播中交流,在交流中传播。教育是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途径。当前出现的“留学热”正是文化传播交流的表现。只有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才能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②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去国外留学,学习先进的文化,是可以理解的,但不顾实际,盲目崇外,低龄留学,则不可取。 ③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留学热”中一些人把出国留学当成挑战或者是逃避现行高考制度的一种方式,说明我们的高考制度确实存在弊端。需要我们立足社会实践,继承传统而又要推陈出新,博采众长,改进考试制度,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考查调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设问知识范围限定明确,问题指向评价当前出现的“留学热”,简析类题型。此题设问涉及知识点较多,需要考生根据材料信息对考查范围内的知识点进行合理筛选运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欢到中国留学,说明文化在传播中交流,在交流中传播。教育是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国大陆出现了日益强劲的出国留学热,低龄化倾向非常严重,说明了我们需要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一些人把出国留学当成了挑战或者是遮避现行高考制度的一种方式,说明了我们需要立足社会实践,继承传统而又要推陈出新,博采众长,改进考试制度,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先驱疾呼的“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践行的“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振兴中华而奋斗。某校组织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习交流活动,下列最适合本次活动的主题是   )

A.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B.弘扬国粹,全面继承

C.民族之魂,薪火相传    D.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查看答案

皮皮虾,我们走”、“扎心了老铁”、“我可能遇到了假的XX”…,2017上半年的这些流行语,你都上了吗?网络热词多为社会热点新闻、新知识、新观点的浓缩或概括。这表明

A.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B. 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始终是同步的

C. 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D.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查看答案

新时期的山东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孕育在山东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新时期山东人民开创新事业的重要精神动力。这表明(   )

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体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推动文化发展的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

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6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极大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

A. 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B. 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

C. 只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

D. 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查看答案

目前,我国重点保护和发展人口较少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代表性项目,如高山族的拉手舞,布朗族的弹唱、蜂桶鼓舞,怒族的达比亚舞、仙女节,毛南族的打猴鼓舞、花竹帽编织  技艺、肥套……材料从一个侧面表明

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中华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