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
A. 自然从来不飞跃 B. 物理不外于吾心
C.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 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是因为真正的哲学( )
A. 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构成部分,是社会和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
B. 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C. 牢牢地把捉住了时代的脉搏,为社会变革提供强大的物质力量
D. 是“科学之科学”,能为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雾霾已成为@城市挥乏不去的阴影,成为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但对于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以及各污染源的贡献率,近年来却是莫襄一是。仅机动车尾气排放对于大气污染:的贡献率,不同环保部门、科研机构就曾给出过多个大相径庭的调查结果,引发的一连串争议让社会公众不明就里。显然,治理雾霾,必须先找对“病灶”。
材料二 环保部监测司哥长罗毅介绍说,要治理雾霾必须摸清产生雾霾的主要因素,做雾霾的源解析,而这往往需要一年以上时间的监测,获取大量的监测信息,要做大量的源分析,需要选择合适的点位进行长期的观测和监测。而且,按照要求,每天都要采样,再进行分析,最后再进行数据处理,才能科学确定来源,但是我们现在往往都是典型时段采样,导致分析结果可能偏差,污染源的判断也不够准确。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知识,分析治理雾霾必须先找对“病灶”的理论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在做雾霾源解析的过程中,如何做才能找对“病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9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厦门会见来华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和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的印度总理莫迪。这是中印两国领导人自“洞朗对峙”之后的首次会面。有分析认为,中印关系将再启新篇。
习近平指出:中国和印度建交60多年来,在经济合作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两国战略互信不断加深,战略合作伙伴进一步深化,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已经成为中印两国的共识。中印两国并非对手,而是长远的战略合作伙伴和朋友。和别两制、斗则俱伤,应当“龙象共舞”,而非“龙象恶斗”。中印之间的务实合作才是实现各自国家发展的最快捷途径。
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关系原理,说明如何看待中印关系的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7年10月31日,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刚刚一周,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奔赴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瞻仰南湖红船。“秀水决泱,t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在上海、在嘉兴,习近平多次提及“初心”二字。举起紧握的右拳,习近平带领其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一起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响彻大厅。一声声誓词,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一代代革命先辈矢志不渝的承诺,是为改变一个国家命运持之以恒的信念,是为人民群众谋幸福鞠躬尽瘁的决心。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情况新特点,着眼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以思想建党为根本、以从严治吏为重点、以改进作风为突破、以反腐肃贪为要务、以制度治党为保障,坚定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在党的建设上取得显著的成效。
(1)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的有关知识,习近平为什么多次提及“初心”二字?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湿地是地球之肾。近年来,我们对于湿地保护的认识存在一些偏差:一味地追求原始,存在“打破旧世界、恢复原生态”的冲动。时空变化是不可能复原的,盲目追求原始的生态环境就像春秋时代楚人“刻舟求剑”一样可笑。因此,我们既要反对改造自然的狂妄,认为人类可以征服一切:也不能因片面地敬畏自然而无所作为。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保护地球之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