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和G20杭州峰...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和G20杭州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加强经济政策协调,挖掘新动能,包容和联动发展,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开出了 “中国药方”。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把《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等成国传统曲目与《天鹅湖》、《月光》等国外曲目诗情演绎,既彰显杭州特色、中国气派和世界大同,又契合“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峰会主题。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我们要发挥文化先行的优势,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包容的心态推动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从而促进沿线国家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

材料二 中国古典园林因其独特的造园艺术被西方国家所推崇。目前,已有40多座苏州园林先后落户30个国家及地区,漂洋过海传播中国魅力。“异地落户”的苏州园林,水榭、亭台、拱桥、长廊、漏窗等传统江南园林建筑元素应有尽有,布局精巧韵味独特,亭台楼榭绿树掩映,处处透出大自然的情趣。同时,在建设过程中注重融入当地文化元素,采用全钢结构,引入纳米、碳纤维等多种技术提升中国园林的技术含量。中国工匠秉持“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人工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使两者相得益彰,打造了一个个园林精品,受到越来越多海外人士的青睐。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和一带一路建设在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上所持的态度,并指出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分析苏州园林受到越来越多海外人士的青睐的原因。

 

(1)态度:①既认同了本民族文化,又尊重了其他民族,尊重文化多样性,使得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积极影响②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保持文化多样性,让世界充满生机与活力;③能够实现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合作,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其他段族文化的理解,促进不同文明共同发展,有利于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2)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苏州园林“异地落户”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加强了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的文化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使中外文化相得益彰。 ②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苏州园林建筑风格保持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其水榭、亭台、保留了传统江南园林建筑元素,取其精华,推陈出新,使苏州园林现代与传统完美结合。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苏州园林均出自一代又一代能工巧匠之手,蕴含着中国工匠独特的制造理念。④科学技术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苏州园林建设工程中引入纳米、碳纤维等多种技术提升了中国园林的技术含量。 【解析】本题以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和“一带一路”建设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与创新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1)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设问指向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和“一带一路”建设在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上所持的态度,并指出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的积极影响。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的积极影响属于意义类试题。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的句型表达。解答时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本题可以从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保持文化多样性,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其他段族文化的理解,促进不同文明共同发展,有利于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角度思考分析。 (2)本题考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设问指向苏州园林受到越来越多海外人士的青睐的原因,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解答本题首先明确考查范围,主要包括: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的交流传播、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等,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题展览”,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和实物,全景式展现了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下列表述与该展览主题最为贴切的是

A. 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B. 营造文化氛围,促进文化创新

C. 传承历史文化,展现时代精神

D. 坚定理想信念,推动文艺繁荣

 

查看答案

在人类文明庄严的通道上,中华文明无处不在。在美国最高法院大楼的司法、自由的护卫者纪念碑上,刻有三个石像,分别是颁布《十诫》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梭伦,以及穿长袍、留着长须以系统道德理论治国的孔子。这从侧面说明(  )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④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筷子,古称箸,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发明创造,距今已有六七千年历史。中国传统的礼仪习俗,使得人们在用筷子品尝珍馐美味之时,还得承担一份严格的道义责任。就考古学而言,成千上万种箸文物,可谓洋洋大观,通过小小的筷子,人们可以解读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由此可见(  )

箸文化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箸文化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 

箸文物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世界一流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世界第一颗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遨游太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世界领先,“蛟龙”号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新的世界纪录,超级计算机排名稳居世界第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   )

①凸显了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②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

③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    ④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多年来,海峡两岸各写抗战史,各颂英雄魂。对此,有关学者呼吁两岸应“共享史料、共写史书”。两岸合编抗战史有利于

①海鲜两岸文化在和睦相处中走向同一

②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③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共同续写中华民族精神新篇章

④高擎中华民族精神火炬,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