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4日中秋晚会首次移师东北,在素有“百湖之城”美誉的黑龙江大庆举办,此次晚会既有“一带一路”、“香港回归20周年”、“建军90周年”、“喜迎十九大”等众多的家国情怀,也有小家庭里花好月圆、温馨感动的亲情画面。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
①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承载着人伦孝悌的血脉亲情
②包含着生活中的民族风土人情,反映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愿望
③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独特标识
④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见证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朗读者》掀起朗读热潮,而线下活动“朗读亭”掀起朗读风尚。朗读亭有一套专业的录音设备和一个摄像头,每位“朗读者”进门后对着圆形麦克风就可以朗读自己心中的篇章,限时3分钟。录制的素材会当天传回北京,下周六出现在新一期的《朗读者》节目中。这种方式打通线上与线下的距离,让朗读走进每个人的生活。这说明
①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②倡导全民阅读是文化发展的方向
③朗读文化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主流 ④文化活动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本杰明·弗里德曼在《经济增长的道德意义》一书中指出,当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时候,一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开放、包容、积极和乐观;当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甚至停滞之后,一个社会就会变得狭隘、排外、消极和悲观。由此可见( )
A. 一定的文化反映一定的经济状况
B. 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C. 文化的包容性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D. 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汉字大体来源于两个系统:一是刻画系统,一是图画系统。以图画系统为主,刻画系统为辅。这些原始文字属于表意字范畴,所描绘的或者是具体事物的形象,或者是生活当中的场景,都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一事实说明( )
①文化是由人类所创造、为人类所特有的
②文化自身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③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近年来,针对世界发展的难题,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阐述中国主张,传递中国信心,贡献中国智慧。2017年1月18日,他在联合国发表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清晰勾勒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这一方案( )
①实现了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的均衡发展 ②保障了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③顺应了各国维护和平、实现发展的共同心声 ④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自觉承担国际责任的形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在香港第六届立法会入选议员宣誓时,个别候任议员无视基本法,在仪式上公然侮辱国家和民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104条的释法,以遏制“港独”言论。英美等国却出来说三道四,粗暴干涉我国内政。对此,我外交部发言人可用以下法理予以回应( )
①这是全国人人常委会在行使立法权,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神圣职责
②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行使决定权和质询权,是人大代表义不容辞的法定职责
③某些外国势力无视我国的“一国两制”和香港人民的根本利益,侵犯了我国的主权
④说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英美等国也必须遵守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