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著名作家王蒙说:“读书不仅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态度。”中国人历来重视阅读,书籍对于人,对于社会,对于国家,都是进步的阶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要从读书开始。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读书,尊崇书香门第。譬如苏秦悬梁刺股,匡衡凿壁偷光,更有孙康映雪、车胤囊萤、李密挂角等等,不胜枚举。可以说书香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发展。而当今社会,读书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却日渐成为一种奢望。远离了阅读,就远离了与思想的对话。很多好的思想和观念就无法入心、入脑,内化为能量。可以说,一个缺乏阅读精神和书香气息的社会,是功利、浮躁的社会,也是缺乏创新和活力的社会。
“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继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倡导全民阅读”之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书香社会”。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用好氛围为书香社会添活力,让书香为社会存正气,为发展增底蕴,为时代聚精神。
(1)从“文化影响”的角度谈谈我国政府倡导“建设书香社会”的理由。
(2)请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写两条宣传语,要求每条宣传语不得超过20字,言简意赅、主题鲜明、朗朗上口。
中华民族是一个乐善好施的民族,慈善思想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有学者认为善行有三:一为利他图报,以谋名利;二为利他为乐,自我满足;三为利他无欲,自觉自然。为了更好地弘扬慈善精神,营造人人乐善的社会氛围,我们应该
①践行友善价值观,追求更高思想道德目标
②唱响社会主旋律,避免思想认识上的差异
③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④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为确保2015年春节期间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营造健康向上、安定祥和的节日气氛,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文化市场专项整治活动,有效净化了节日文化市场。这表明( )
A.发展大众文化必须提倡多样化原则
B.发展文化产业应该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C.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相适应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的《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系列节目,聚焦我国正在遗失的方言、工匠、地名、民间艺术、职业等70个领域。以人文视角呈现文化流变,以“广播纪录片”的形式雕刻文化印记。这一节目的推出有助于( )
①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自觉 ②奏响主旋律,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③提高听众辨别能力,区分先进与落后文化 ④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在当前流动社会的影响下,广大农村的留守儿童成为“精神孤独的长跑者”,他们有很多困惑,却没人可以交流;他们渴望亲情,却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忍受着与其年龄极不相符的孤单、无助。要让更多阳光照进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应该( )
①发展农村经济,满足留守儿童的物质需求
②提高社会关注度,开展爱心陪伴关护活动
③发展农村教育,提高留守儿童文化修养
④加强亲子沟通,及时疏导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儒家思想深入人心,深刻影响海峡两岸的风土人情、行为方式和道德取向。同说汉语,同写汉字,读一本历史,抚一张古琴,文化像氧气,融化在血液中……两岸人民共同植根于此,使两岸人民精神上融为一体而不可分割。上述材料表明( )
A. 爱国就必然爱社会主义
B. 民族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C. 儒家思想是联结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
D. 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