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小时候就问其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废寝忘食地思索;波普尔八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这些人后来成为大思想家,与他们从小善于思考不无关系。这说明()
A. 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
B.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 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D. 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
不知从何时开始,“今天你低碳了吗”已不知不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句问语,人们在经过一系列思考后理性地选择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主要体现了( )
A. 人们改造世界的水平取决于主观认识
B. 思维方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起决定作用
C. 真正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D. 没有哲学就没有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儒家学说强调亲情仁爱,提出“血浓于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比如中国人重团圆,以享受天伦之乐为人生之大喜。这说明哲学是( )
A. 智慧之学
B. 科学的世界观
C. 复杂多变,难以把握的学说
D. 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从来都不是哲学家的专利,人类的许多活动(如经济、政治、文化、日常生活等)常常是在一定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开展的,哲学理念对人的影响可见一斑。由此可见( )
A. 生活就是哲学
B. 只有哲学才能为人们带来经济效益
C. 生活实践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D. 哲学产生于人们的主观需要
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一个有所迷惑和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无知,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脱出愚蠢。”而惊异、迷惑产生于人们的实践活动。这说明( )
A. 哲学智慧是人努力想象出来的
B. 哲学产生于哲学家的惊讶和迷惑
C. 人们创造哲学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D. 哲学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产生的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的《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系列节目,聚焦我国正在遗失的方言、工匠、地名、民间艺术、职业等70个领域。以人文视角呈现文化流变,以“广播纪录片”的形式雕刻文化印记。这一节目的推出有助于( )
①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自觉 ②奏响主旋律,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③提高听众辨别能力,区分先进与落后文化 ④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