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 中学语文教材修订中,“去鲁迅化”“拒绝鲁迅”声音再起:据悉,一向在此方面...

材料一 中学语文教材修订中,“去鲁迅化”“拒绝鲁迅”声音再起:据悉,一向在此方面行动最为谨慎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也将初中语文教材(供新学期秋季使用)中仅有的一篇鲁迅作品《风筝》删除。对此,社会各界或赞成,或反对,议论纷纷。

赞成者认为:

鲁迅的文章晦涩难懂,不符合现代白话文标准和人们的阅读习惯。鲁迅的文章所体现的那种“一个也不宽恕”“缺少春天的明媚、夏天的火热、秋天的哀怨,有的只是冬天的严酷”,“缺少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等等与当今社会讲包容求和谐主旋律总格调不一致,与时代脱节,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背离,不适于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新型公民……

反对者认为:

鲁迅的作品和语言都是一流的,鲁迅的全面退出,也寓示着当代社会思想混乱仍需漫长时间的沉淀才能形成新的价值。当今中国,社会问题依然很多,国人的道德水准仍然不高,被先生痛批过的国民劣根性大有发展壮大的声势,孔乙己、阿Q、华老栓及众多看客,仍生活在当今社会生活舞台,先生对体现在这些人身上的国民劣根性的批判远没有过时……

当前,中学语文教材的修订已经结束,但关于中学语文教材修订的争论还会延续下去。

材料二  在《功夫熊猫2》中,中国元素、四川元素、成都元素甚至成为影片新的卖点:皮影戏般的画风,打太极配拉二胡,青城山的烟雨蒙蒙,四川的民居、店铺、红色灯笼、麻婆豆腐、担担面、火锅,等等。这些元素的运用,是美术总监花了8年时间钻研中国文化、艺术、建筑、山水风光的结果,是创作人员中国之行调查研究的结果,是动画人员在创作前认真翻看继承70年代的功夫片、港产动作片的结果。同时,影片运用了大量的3D动画效果,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创新。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关于中学语文教材修订的争论还会延续下去”的认识。

(2)请分析材料二体现的生活与哲学道理。

 

(1)、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由于争论各方对社会实际的把握不同,因而对如何修改教材会形成不同看法从而产生延续的争论。 ②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人们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的不同,人们对教材内容的选择、教材修改应达到的目的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因而对怎样修改教材的争论还会进行下去。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人们关于教材修改争论的深入延续会深化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2)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创作设计人员在调研中国文化、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新,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功夫熊猫2》对中国元素的成功运用,是创作人员建立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的。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又是事物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功夫熊猫2》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创新。 【解析】本题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辩证否定观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1)回答本题,考生可从物质决定意识,由于争论各方对社会实际的把握不同,因而对如何修改教材会形成不同看法并产生争论;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人们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的不同,人们对怎样修改教材的争论还会进行下去;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人们关于教材修改争论的深入延续会深化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等角度谈对“关于中学语文教材修订的争论还会延续下去”的认识。 (2)回答本题,结合材料,考生可从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创作设计人员在调研中国文化、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新,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功夫熊猫2》对中国元素的成功运用,是建立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的;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功夫熊猫2》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创新等角度分析材料所体现的道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年来,我国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改革,深化以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为原则的“三权分置”改革,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三权分置的改革

①表明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动力

②体现了唯物辩证的革命批评精神的要求

③符合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客观规律

④符合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近年来,人们感觉“西红柿没有以前的味儿了”。经科研人员研究发现,这是由于在现代育种过程中过于注重产量、外观等方面,从而导致控制风味品质的部分基因位点丢失,造成13种风味物质含量显著降低,最终使得西红柿口感下降。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坚持适度的原则,防止质变的发生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④正确把握因果关系,提高活动的预见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73月,邮储银行打造的“邮爱公益平台”改变了以往简单捐赠、短期帮扶的模式,通过设立“邮爱公益基金”,实施“邮爱成长计划”来践行“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社会责任。这表明

①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③矛盾对立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④敢于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20161024日至27日,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把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髙能力作为突破口。这一做法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和方向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下边的漫画《无题》(作者:薛宏)蕴含的哲理是

量的积累是质的变化的前提

否定是联系与发展的环节

部分总是整体的部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