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篙一握,以水二生渍,绞取汁,尽服之”。 用“绞取汁”而非“水煎”法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②“绞取汁”法比“水煎”法更具优越性
③青蒿在“绞取汁”和“水煎”下的性状不同,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④科学认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华君武漫画《等地心引力发挥作用》中人物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他
A.夸大了意识在改造客观世界中的能动作用
B.割裂了尊重规律与发挥主题能动性的关系
C.否认了规律及其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客观的
D.忽视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
再一次重复前人的实验中,德国物理学家伦琴用黑色硬纸板和锡箔把阴极射线管严密地套封起来,接上高压电源后,他意外地发现前方的荧光屏上出现了微弱的闪光。经过反复试验,他确信这是一种还未被认识的新射线,取名为“X射线”。今天,X射线广泛应用于常规透视检查。X射线的发现过程进一步印证了
①新的认识是在主体和客体不断相互作用中产生的
②获得新的认识是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目的
③在反复实践中改变客观条件总会使人们发现新的认识
④实践中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从而促进认识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 ③④
下列属于意识能动性的有
A.人口结构变化、老龄化趋势导致储蓄、消费结构变化
B.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理论推动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发展
C.面临低碳经济的冲击,全球资源、能源需求将趋于减少
D.国际经济秩序处于新的转型期,全球经济的复杂性上升
在学习“气旋”这一地理知识时,有学生运用物理学中“左右手定测”对气旋与反气旋的去呗进行判读,很快对他有了更深的理解,这表明
①认识的发展受已有知识的影响
②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认识事物要有创新思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有人学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不用汽车运呢?这种观点错在否认了实践的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直接现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