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讲述的是具有大想象力的故事,其创作灵感源于经典的三体问题(三个可视为质点的天体在相互之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作规律问题),故事植根于中国古代和近代历史,一部分内容取自实际生活,让人回味无穷。材料说明了:
①科幻艺术作品是对原型的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②科幻艺术作品应不断追求更逼真地反映原型
③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④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哲学的性质注定了它必须做“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也就是“事后诸葛亮”:但它一旦产生又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成功“高鸣报晓的雄鸡”,也就是“事前诸葛亮”。哲学要成为“高鸣报晓的雄鸡”,先得老老实实地做好“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为此它必须
①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牢牢地把握时代的脉搏
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④反映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A. ①③ B. 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面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上述“两个对子”相对应的是
①指鹿为马,乐极生悲
②形谢神灭,理生万物
③盲人摸象,削足适履
④沧海桑田,断章取义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强调:必须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具体鲜活的素材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
最近,流行偶像组合TFBOYS进入考题;人气很旺的电视剧《欢乐颂》也被拿来做科普素材;告别影视明星晒照片时涉及违规驾驶被公安交通部门用作普法教育素材;周润发从打工仔成为影帝的奋斗经历被收入香港语文课本;周杰伦的《青花瓷》里的歌词应具有中国古典风格而被选为语文试题。
对于这种现象,有人认为,明星在社会上有较大的影响力,这种教育形式新颖,有说服力;也有人认为,让明星过度的出现在课本或试卷上,会让年轻人尤其是青少年过度追星。
⑴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把明星、人气热剧作为教育素材对受教育者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⑵运用实践和认识的知识,请你就如何使教育素材的思想内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适应新常态,转换新功能,发展新经济,这是当下中国发展转型的主旋律。唱响主旋律,重在践行新理念,开拓新视野,解放新思维。传统的生产模式在转换,个性化制造已是企业界的市场自觉。深刻的技术进步在换轨,颠覆性创新成为竞争者的超车弯道。稳固的产业疆界在突破,融合型发展重构新常态的产业格局。既有的经济形态在拓新,共享型经济开启民主化的商业时代。活跃的创新动能在积聚,多维度跨越引领特色化的高地经济。各领域的新思想、新思维是中国实现创新发展,顺利转型升级的成功之钥。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与创新的有关哲学知识,说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新思维的哲学依据。
2015年12月,文化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十三五” 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强我国贫困地区文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作出了安排和部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贫困地区是劳动力净流出地区,从而产生大量的农村留守家庭,这些家庭都有老人、妇女好幼童组成,家庭结构不完整是他们的精神文化层面拥有更强烈的需求。但是,贫困地区面向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或产品严重不足。《规划纲要》要求将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纳入重点保障的特殊群体,要求确实保障其基本文化权益,并就具体保障内容作出十分具体的规定,比如要求“服务中心要配备儿童娱乐设施,增加儿童课外读物,并为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父母之间的视频沟通提供便利”。
材料二 贫困地区是我国民族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集中汇聚的地区。随着扶贫搬迁、城镇化和农村社区化改造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保护和利用不足,文化传承后继乏人。据统计,贫困地区1.8万个乡镇,绝大多数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团队。《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重视发现和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大力营造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环境”。
⑴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论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在满足农村留守群体的文化需求问题上应如何做到求真务实?
⑵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做好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