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是今年最热经济关键词。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强调当前及今后较长时间里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将从以往的偏重需求侧调控转为偏重供给侧调控。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这是因为
①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同一事物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有不同矛盾,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实现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在谈到“相异律”时说:“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后来,他讲“同一律”时又说:“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 这看似自相矛盾的结论,都被印证是正确的。由此可见
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观念中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意识的发展
④真理是绝对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5年6月5日,上海交大机械工程学院的一位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经过反复试验研究,成功利用人类的大脑意念遥控活体蟑螂。这只蟑螂借助技术手段,在人脑的指挥下,竟然完成了S形轨迹和V形轨迹等任务。这说明了
①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决定了实践的进程和结果
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③人的意识只是有反映了事物的本质规律才有主动创造性
④实践需要使意识活动趋向自主选择和主动创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完善的生态保护红线、排污许可、污染物总量控制等环保制度,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使整个社会对生态文明重要性的认识和关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环境保护法》还进一步优化了保护“约谈制度”, 由“约谈企业” 改为“约谈政府”, 采取诸多措施助推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说明
①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要善于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③要注重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④搞好局部就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在主题为“滋养地球,生命能源”的2015年米兰世博会上,浓浓的中国风收到了来宾们的青睐。中国风串联起不同的文明,彰显着人类共生共荣的可持续发展期盼,世博会因此而具有别样风采。这说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各民族文化存在于世界文化中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精髓,孝文化、感恩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一个“孝”字,不仅形塑了中国家庭成员之间的行为规范,更规范了国家的政治社会治理,并对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起着积极作用。从中国的孝文化中汲取正面营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充分弘扬孝文化的正能量,有效消除中国经济社会双转型的不和谐因素,是今日提倡孝道、弘扬孝文化的意义之所在。这说明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应该
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②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③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④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